分享

历史著名的四大阳谋,一个比一个难解【图文】

 天津实诚人 2021-04-24

俗话说:“阴谋一时,阳谋一世”。阴谋是指有针对性的算计;阳谋是指有计划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我国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汉文化最为博大精深。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还是兵器时代,行兵打仗是常有的事。将士们在没有那么多外力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自己的大脑思维去战斗!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君王、将臣们为了追名逐利,招揽天下之才,可谓是门客不断,阴谋不断。不过再狠的“阴谋“也敌不过”阳谋“,因为它几乎是无解的!而历史上有著名的四大“阳谋“:“推恩令”、“围魏救赵”、“挟天子以令诸侯”、“二桃杀三士”。

无解阳谋之推恩令

在中国古代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施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的“嫡长子”就是古代丈夫的正妻所生的大儿子,被称为“嫡长子”。 特别是官宦人家的“嫡长子”,一出生就拥有了父亲那辈所拥有的官职、财产,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相反,小妾所生的庶子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基本所有的权力都在哥哥手上,自己注定要受制于人。

汉武帝刘邦时期,诸侯国势力在不断扩大,各个小诸侯国因为权力都在一个人手上,得不到分散,导致皇帝的中央权力变小,手下官员难以管辖。为了打破现在的局面,汉武帝刘邦听从贾谊的解决方案实行——推恩令!

所谓的“推恩令”,就是把诸侯国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小,来达到一个中央集权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施行呢?汉武帝要求各个诸侯国,必须把自己的封地,无条件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包括长子、次子、庶子,这还不算完!各个子弟的封地,还需要再次分配给自己的儿子,以此类推,诸侯国的势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像是刘备,大家都不会陌生。他出生于一个辉煌的王侯家族,他是堂堂刘氏宗亲,可到后来只能沦落为卖草鞋的“街口小贩”。这就是因为在施行“推恩令”的时候,他的家族遭到“肢解”,长此以往,权力就被子嗣分散出去,慢慢的这个家族,也不如以前那样风光。

试想一下,如果诸侯不分给除嫡子以外的子女,那么这些子女就会心有不满,时间久了,这些不满就会变成怨恨,或者变成一种邪恶的报复心理,这些对整个家族而言都是不利的。所以“推恩令”该如何破解?至今无人给出答案!

第二个无解阳谋——“围魏救赵”

战场上经常说的一句话——“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其实是用来形容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给对方猛然一击。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战神级别的军事家——孙膑。他有勇有谋,作战方案奇特。其中最著名的“围魏救赵”,可谓是流芳百世。

魏国军队以庞涓为首的将领,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两国交战,疲惫不堪,于是赵国萌生了向齐国搬救兵的想法。齐国任命田忌为将领,孙膑为军师,带领8万齐兵救赵国于水火。那么,该怎么救赵国于水火呢?

孙膑觉得不能盲目地展开救援,于是他想到一个绝妙的计策。他想,魏国的精良军队此时都在邯郸打仗,如果自己这时进攻魏国都城大梁,那么定会吸引对方的火力。果真,魏国在得知自己的都城陷于水火之中后,赶忙放下攻击赵国的计划,班师回朝,赵国也因此得救!

不得不说,孙膑不愧是有勇有谋的军事家,利用包抄敌人后方之术,成功打入敌人要害,使对方撤兵,其手段可谓是十分高明。这一计谋,也成为如今难以破解的“阳谋”。

“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至今为止,历史上对曹操的评判依旧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奸雄”;有人说他是“枭雄”;也有人说他是“一代英豪”。

总之,各种评价都有。其实曹操是一位非常复杂的,聪明的大人物,他既心地纯善、又狡猾奸诈;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唯才是举、抑制强豪;他求贤若渴、招纳贤士。

三国时期,曹操、袁绍所分别管辖的诸侯国越来越强大,他俩实力相当、不相上下、却也成为权力竞争的“死对头”。曹操为了让自己的权力更大化,便挟持年幼的汉献帝,向各个诸侯发号施令,一方面压制住袁绍,一方面巩固自己的政权,可谓是两全其美。

这一阳谋可以说无破可解!各个诸侯国十分惧怕曹操的百万雄师,不得不听从曹操的施令,任其宰割。“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为后来曹操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导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起到关键作用。

“二桃杀三士”

前三个阳谋可谓是赫赫有名,第四个阳谋倘若不是熟读那段历史的人,可能会有点陌生。实际上,“二桃杀三士”是晏殊布下的一个“心理战。”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春秋时期齐景公麾下的三大猛将,他们不仅力大无穷、骁勇善战、并且闻名遐迩,威望很高。一开始,他们三人还很尊敬齐景公,懂得君臣之礼,可随着他们的声望越来越高,竟然开始目中无人。

晏殊听闻,非常生气,他有意试探三人,便把三位猛将聚集到一处,经过他们身旁时小步快走,以示敬意,哪知三人竟无一人站起来,向晏殊行君臣之礼。晏殊忍无可忍,便向齐景公说起此事来龙去脉,齐景公觉得晏殊说得非常有道理,便有意杀之!

晏殊献计:给三位猛将献上二个桃子,按照功劳大小,才可以分吃到桃子。三人为了分吃桃子,针锋相对、争先恐后,先吃到桃子的公孙接、田开疆、没有古冶子功劳大,便挥刀自刎,古冶子见两人为他而亡,便也羞愧自刎。晏殊得偿所愿,三人相争羞愧而死。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借刀杀人,杀人于无形之中”形容的就是“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同样这个计谋也是无解的,试想,如果三人都不接受桃子,那就是没有功劳,没有功劳自然也就不能拥有现有的荣华富贵,结局一样好不到哪里去!

结语

《孙子兵法》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孙武之手,它里面详细地记载了三十六计的典故,也被后人津津乐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才,他们一般都与政治挂钩。

或是“君王”;或是“将军”;或是“能人异士”,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谋略、思维、才能。而所谓“乱世出英雄”,“四大阳谋”的问世,正是乱世下的产物,也是历史上至今为止最难以破解的谋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