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课展评(13):八上5.1《法不可违》(同课异构)

 赣榆摆渡的人 2021-04-24


设计人简介:仲小丹,连云港市夹山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任教师,是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学政治(王常亮)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荣获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区优秀课大赛一等奖。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3课时 善用法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知识目标

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案例《直播打赏》:16岁的刘某使用父母用于生意资金流转的银行卡,多次向某科技公司账户转账用于打赏直播平台主播,打赏金额高达近160万元。刘某父母得知后,希望公司能退还全部打赏金额,遭到拒绝。

思考1刘某的父母想要追回打赏的钱款可以寻求谁的帮助?

教师总结过渡: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出课题《善用法律》板书

二、新课探究

中心议题一: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

思考2:案例中刘某一家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方式来维权?

(一)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活动一:法律救助帮维权

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进行介绍(可参考教材P58阅读感悟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的工作、律师的职责、公证员、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 

活动二:诉讼维权最权威

案情进展1:刘某的父亲老刘咨询了律师,律师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法定监护人不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交易,相关机构应当予以退还,但是当老刘与直播平台公司交涉时,却发现,想要回已经花出去的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向平台发送身份证明、账单等证据之后,只返回了一小部分钱款,剩余大部分钱款追讨无门。

学生议一议:1.刘某一家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追讨剩余钱款?

教师讲述:还可以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请你来介绍这种维权方式

学生总结:(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作用: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使用情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4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教师补充:1.刘某一家向法院起诉某直播平台,需要提供哪些资料?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需要提供的资料。

2.播放视频《最高法院对于此案的解读》,法院在审理该案中,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最终当事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刘某申请撤回起诉,某科技公司自愿返还近160万元打赏款项,并已履行完毕。

中心议题二:应对违法犯罪,怎样有勇有谋?

案情进展2:在刘某打赏的主播中获利最多的是一名叫”大脸爱玩泥”的主播,他被要求退回所得钱款后心生怨恨,带着一群地痞流氓来到刘某家滋事,威胁甚至殴打刘某及家人。前来找刘某还书的同学王某在门外看到了这一……

活动一:出谋划策

你觉得此刻王某应该怎么做?组内讨论2分钟

教师补充:“大脸爱玩泥”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已被警方依法传唤并作进一步调查。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常见方法: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

活动二:有勇有谋

播放视频《见义勇为》,引导学生加深对见义勇为的理解。

辨一辨:有的同学说,见义勇为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无关。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教师点拨: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了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懂得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

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四、作业布置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文,获取与“未成年人网络打赏”有关的内容并与同伴分享。

板书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