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作有约】| 韩晓永作品:在平凡的世界里活着

 枸杞文学 2021-04-24
 在平凡的世界里活着

                         

                               ——写在“世界读书日”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那一代的农村娃,在所能读到过的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有两本,一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本是余华的《活着》,今天看来,原因在于贫瘠乡村那些少年的不断求索和经历过的苦难,当然,这种在当时普遍的物质匮乏,少年们并不觉得是苦难,而更多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过程,他唯一需要做的是改变。那代人,出生在七十年代中期,在老家偏僻的农村,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很苦,正好经历着大集体劳动的解散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大家日子都很穷,这里只是更穷,能吃饱肚子是最直接现实的追求,拥有一豆煤油灯下读本书甚至是奢侈的愿望,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十一二岁就开始远离父母在乡中学寄宿,都是步行到学校,远一点都需要几十公里翻山越岭,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在中学三年几乎喝不到开水或者吃到新鲜的蔬菜,全是自己家里带来的咸菜,就着米质很差的大米饭,喝着后山的泉水,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所以,物质上的穷困而闭塞、精神上处于极端的饥渴心境,在后来的求学和生活岁月中,能读到一本好书,那就能滋润心灵上的营养,《活着》这种描写苦难、经历苦难和《平凡的世界》这种催人奋进、激励人心的体裁小说,在那种物质和精神情境下,的确能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和在情感上共情。生活在那个小山村里或者乡村小学校里,农民的孩子,如同他们的父辈一样,在田野里烈日下默默劳作,在广袤的乡村里异常沉默而渺小。但是,又和上一代的父辈不一样,乡村的少年,还是想走出去看看,不甘愿按照父辈的生活方式复制,而留驻在这块田野中沐浴山岗的风,即使明明卑微的就是一颗尘土,却努力奔跑,想放射出一道光芒,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读书来试图完成自我认为是逆袭的人生旅程。
余华先生的《活着》,我们一群少年在一起读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总是自言自语和相互发问:福贵怎么这么倒霉呢!你说真的有着倒霉的人吗?想不通,还是想不通,世间哪有这么多冰雹一股脑的砸到一个人头上,甚至恨福贵当初生活富贵的时候为什么不珍惜?然后就是一顿痛骂。或许是福贵生活的旧社会的年代的久远,时代的脉搏无法跳动到少年现实的生活,时空背景相隔比较遥远,难以触动共同的对于人生的苦难情绪和文学特性关注点的重叠。抛开宏观背景的巨大差异,但从小人物或者普通人的生活来看,或者直接拉长人的一生,其实,少年时期是读不懂成年人活着的真实苦难,也不需要读懂,也无法理解活着对于苦难的境界就是忍受,况且彼此生活的具体时空背景有天壤之别。物质生活再苦,少年也有少年的天性,从来不会觉得这个是苦难,少年的心,那就是天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他所生活的现状,都会坦然接受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地改变。他没有经历过时间的流逝,所以根本不需要去感悟岁月的长河,更不可能反思电影倒带的人生。所以,那个时候,少年的阅读,只是注重故事情节的线索,人物命运的唏嘘,余华的故事设计的是大时代和小人物命运的一轮一轮变迁,关注点也随之跳跃跟进。“活着”很平淡,语言很朴实,却会写满无限可能,总有很多的故事。少年不懂时代的动荡和悲哀,也无法读懂小人物“活着”的真实状态,即使少年时代煎熬着的是物质上的贫穷和苦难,眼里流出来的必然还是清澈的泪水。但是,也许从那一刻起,少年开始思考福贵的不幸,思考福贵的一生活着的意义,他开始思考自己,思考他将来自己应该一生如何活着的路线图和路上会发生的哪些平淡或者离奇的故事,从“活着”作为自我的起点,规划未来一生“活着”的状态,直至暮年回首,归来还是少年,是这本书对那些少年最大的意义。
而《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那个时候则是更受欢迎,因为它不是人生的电影倒带,再去暮年回首,更多的是人生的逆袭。而且书中生活的年代相隔如此之近,主人公们发生的事情可能就是父辈们经历过的故事,或者就是自己耳闻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的故事,这种场景的天然亲近,不需要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苦难,或者把这个苦难当回事,而是更关注坚忍不拔的励志和那令人心生欣慰而且天然巧合的情节,关注主人公们各自那一路前行的脚步。他所有的笔触都是把人从黑暗的隧道带向尽可能发光的缝隙,所以,更容易来对照未来人生中前行的自己。这个更符合少年们内心对于未来的直接憧憬和蓝图的描绘,恰如心灵上的灯塔和思想上的指南针。
我最初是在十几岁上中师的时候,非常细致地和小伙伴们一起共读,天天讨论,互相分析里面的人物个性和情节发展。其实,这是路遥先生继他的《人生》之后的又一力作,《人生》也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不过这代人比我们要大一些,大约是60年代的人,对他们的人生更有直接贯通说服力,在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体制转换中,为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人生的路到底通向何方?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仍然秉承路遥先生在《人生》中的文学风格,现实的体裁,写实而主题直接,相比《人生》,主题在深邃中展现宏大,语言运用更加流畅中透漏质朴,人物命运的安排和故事情节的婉转更能真实的表现那个时代的烙印。在已经结束“文革”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之后,各种文化思潮动荡下的人们,茫然但已经有所思考,开始在自己的层面和民族命运的层面展开自我救赎和民族救赎,是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共振。从黄土高原上一个小村庄的小人物开始展开,提升到我们这个民族的命运的追问。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平如同行者,农民的出身让他注定从小就生活在物质上的极端匮乏和精神的无限压抑之中,人的最基本尊严总是把他推向潮水褪尽,惟其裸泳的尴尬境地。在一次次尊严碾碎的煎熬中,他总是孤独、坚韧、精彩的活着。他的“悲惨”的生活图景和“痛苦”的心路历程,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贫苦的农家子弟的成长的缩影。小说对我们这个民族,特别是中国农民这个群体千百年来的苦难和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尊严挣扎的理解和思考,在每个个体挣扎的呐喊声中我们能依稀管窥见我们这个民族的深重的苦难,笔触所至,悲壮深刻。
但是,路遥并不是消极的描绘那个时代的贫瘠,这只不过是一种背景的衬托,为了在黑暗中为那些苦难中但满怀希望的人们点亮一盏希望的灯火,小说中又勾画了大量的不幸中的幸运或者说巧合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离开乡村的润叶还始终想着儿时的伙伴少安,甚至为此抗争过;“官二代”的晓霞喜欢高中的同学少平,哪怕他只是桥头边的揽工汉……。这也可能是为了激起那些农民孩子的读者对生活的期待和未来的向往!除此意义,这些巧遇或者说巧合的机会对于现实中的底层奋斗的孩子更多只是一种美好的希望和激励的动力!
《平凡的世界》,后来先后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每次都能获得热映和热播,总能引起固有的读者群同屏共振,也就是当年喜欢这部作品、并倍受主人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激励人生的那一部分人的共鸣和热议,对于和主人公相同出身和经历的农民的孩子,着实更具有特殊的标识价值和指引意义,当年喜欢这部小说的很多人,在此指引之下,经历自强不息的一段历程之后,回首再梳理自己的走过的路和重新再这部作品,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原初生活的场景自己无法选择,后面自行的世界可以充满光芒。
2015年,《平凡的世界》新拍的电视剧,年轻的演员们皮肤很光鲜,应该不像是常年在黄土高原上吹风的颜色,衣服也是做旧的,主人公叙事的主线由弟弟少平改为哥哥少安,由自强不息的主线改为爱情、人生等多元化的发展,爱情纠结占了很大的分量,白白嫩嫩的年轻演员们,普通话和方言夹杂,小说里那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金波没出现,特别是在青海那天际之间,金波吹着笛子,和美丽的姑娘的爱情片段也没展现。不过,看到中间部分,感觉少安这个角色倒是越演越好,应该算是入戏了。不过从个人角度,还是更喜欢小说中塑造的孙少平的自强不息的单线叙述,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不!它应该使我们伟大!托马斯·曼的这句名言,无数次激励了主人公孙少平,他在重压之下,也不得已发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怒吼,很有代表性,正是那个时代中国大多数贫苦的农家子弟的真实成长的缩影,大多数人真的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艰难困苦的时刻,这也是作品流露出来的情绪的共振。
因此,《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喜欢它而且深受影响的那部分人称之为史诗,当然,不喜欢的也有人说这部小说,仅在于特殊历史下的写实和励志,而缺少亮丽技巧和深邃思想的文学性,时代特色和个人痕迹非常明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和叙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个非常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每个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的人,对应着他所置身其中的目之所及,思之所接、手触脚踏的现实的世界,会经历不同的人生图景。有人出生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人一路翻山越岭,才能看到海面上升腾起来的太阳,有人倒在半路,有人到达终点,有人涅槃,有人涅槃重生……
如果说到这部小说的深刻,在于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农耕群体,千百年来的苦难和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尊严挣扎的理解和思考。从出生开始,横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道道山,一道道沟,一沟沟坎坎,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无奈的面对,要么不走的改变,要么不留的跨过,前者如少安,后者如少平,能改变多少,能走多远……而如今,当年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横亘在农民面前这些沟壑,有的消失,有的存在,有的新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真的需要捅破天的难度和经历,乡村中出走的润叶们大抵不会想着早已跑到城里务工的少安,她们早已充满对城市霓虹灯的向往而不会在乡村的小路上久久的徜徉,晓霞们应该更不会也没有机会看上桥头揽工的少平,村里长大的少安们大多离开那块父辈劳作的土地,建造城市的高楼、道路、桥梁和安装着街头的霓虹灯,他们留给出生的乡村不过是寂静,而他们自己,在城市的喧嚣声和霓虹灯里,大多还是生活在角落深处中浅唱低吟,而出走的少平依然还是出走……
从《平凡的世界》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来拉长个人的不同的一生,史诗一样的电影总是在倒带中不断反复跳跃着演员们的声影,当年少年的憧憬已经成为生活中的烟云,或许,时至今日,活在平凡的世界的那代人开始回首再看当年的《活着》,再就能够真切的体会到福贵悲苦一生中活着平静的忍受而黯然泪下,或许为自己当年阅读《平凡的世界》时候畅想人生路上能拔剑复长啸的场景设计而淡然一笑,当然也可能抚掌大笑或者相视一笑。
前一段,中科院黄博士的论文致谢走红网络刷屏,戳痛无数人的泪点,有很多被人引用评论的句子: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苦。87年的黄国平博士,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学堂,和同龄人相比,是不多见的遭遇,确实是少有的个例,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幸来临之际,他本是一颗尘埃,却活成一道光,完成一路逆袭的人生旅程,这个旅程中的心路历程,浓缩成了他的论文致谢,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所以传颂,这是人性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情。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视线前移,在特定时代的背景之下,和黄博士如许经历、同样实现逆袭的人很多,想想77年恢复高考的那一代人,以及后来的几代人,每个人履历表上都有如许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和奋起逆袭的过程,那个时代的诗人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寥寥数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当今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生活好了,大多数人成长的背景和生活的场景完全都是很幸运地和时代同屏共振,所经历的是另外的一种生活的态势,前行的是另外一种努力,具有新的时代特色。所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正如黄博士在回应中所言:愿所有的努力都终有所成。
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安静的田野里,裸露风中被晒得黝黑的老人与牛的脊背,见证了那段岁月。这是《活着》中的福贵留给读者最后的身影,正如余华先生自己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所以,人来到平凡的世界,走在茫茫人海,同行芸芸众生,时刻触摸自己身后的影子,终身寻找活着的方式,如影随形,边走边看,看阳光雨露,观四季轮回,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路,诗在远方。正如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的诗歌中写道: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只有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用美丽的雪花凝霜的枯藤孩子的笔体在脚下苍茫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本栏目编辑:宋蔷
作者简介:卧书斋主,本名韩晓永,河南新县人,曾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虽误入“法”门,但未皈依深处,居低而仰望,市井寻自然。好读文史哲,偶涂小文章,曾在《法治周末》(法制日报周末版)开设专栏,发表法哲学历史、法文化思想类随笔数十篇,有部分篇目被《尚读》《历史烟云》等刊物编用,时有业余小文被法制网、枸杞文学网等采用,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