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小吃——咯吱咯吱咯吱咯吱盒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21-04-24

北京特色传统小吃

吃货专题

咯吱盒

01

咯吱盒还是嘎吱圈?

咯吱盒,是一种据说比北京城还要古老的老北京小吃。这种小吃尤其特产于我的家乡——北京通州,是运河两岸人家过年的吃食。

图片

其实,若称这小吃是咯吱盒,有一部分的通州百姓是不同意的。更多时候,咯吱盒也指咯吱圈。那么这两样东西有什么区别呢?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一个是盒子状,另一个是卷起来的圈状而已。当然,做法也不一样。

图片

从市面上买来用于烙煎饼的薄饼(也可以自己做),铺一张在案板上,再放上做好的馅料(汉民多用猪肉馅,回民放牛或羊肉),再铺一张薄饼在馅料上面,做成将肉馅夹在中间的“夹心饼干”状,再用刀将其切成一块块长方形的“小盒子夹心饼干”,再把切好的这些小盒子放进热油里炸,炸熟后,就成了咯吱盒。

图片
图片

相比来说,咯吱圈就是不加馅料,直接把一张饼卷起成卷轴状,用面糊“封紧”这“卷轴”,用刀切段成一个个“小圈圈”,把切得的“小圈圈”放进热油里炸,就成了咯吱圈。

图片

当然,这是老人的说法,是将咯吱盒和咯吱圈分的很清楚明白的。但其实,更多时候,我们(尤其是小编自己)都是过着“盒圈不分”的日子——不管叫啥,能吃就成了( ° ▽、° ) 。

02

咯吱盒的味道

一个咯吱圈塞到嘴里,随着“咯吱咯吱”声而感受到的是一种芝麻以及豆味的“香”,然而等完全嚼烂咽下去以后,基本就空留一嘴油了,据说以前咯吱圈因为百姓家贫,多是不用油直接拿火烤出来的,但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就多是用油炸了,因此小编也就没有吃过烤出来的咯吱圈。

至于咯吱盒,因为有了馅料,就更是另一番滋味了。

虽然很好吃,但是小编并不建议大家吃太多油油腻腻的咯吱盒咯吱圈,毕竟油腻容易引起是高血压、肥胖症等等多种疾病,而且,因为它油吃起来也容易腻,少吃好吃,多吃恐怕就有点厌烦了。

目前,市面上卖的咯吱盒大多是“黄皮肤”带着黑芝麻点的类型,其实,还有一种做法更讲究——用绿豆做的咯吱盒,是“绿皮肤”的类型

图片

《本草纲目》上说:“绿豆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且益气,厚肠胃,通经络,无久服枯人之忌”,其意大概是说绿豆清热解毒、多肠胃、经络都大有好处,多吃没毛病。

图片

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运河沿岸寻摸一番,顺便还可以去体验一下大运河的如画风景。

[1].咯吱盒比老北京城还老的特色食品[J].北京农业,2014(13):58-5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