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是真正“疗效更好,花钱更少”的医学

 为什么73 2021-04-25

昨天

近日,一篇《患者人财两空,多因医生肆意妄为》的文章传遍网络。

文章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的治疗是不应该会人财两空的,而应该治疗效果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费更少。目前,国家卫健委已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现在的医疗体系中,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放疗、化疗。如果真的要“效果更好,花费更少”的话,还有中医呢。

图片

图片
下文根据张晓彤先生的讲座整理
中医,人类的未来之三——中医是真正“疗效更好,花钱更少”的医学

03
真正“疗效更好,花钱更少”的医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中医是绿色的医学,不产生医源药源性疾病

所有的中药全都取之于自然,用药绿色,无污染,药渣还当肥料用,养鸡等。

中医医疗,无创伤,无痛苦,不产生医源药源性疾病。例如降压药多是以扩张血管的机理降低血压,血管在药物作用下被硬性长期扩张而失去弹性,形成脆化,人体中最细的脑血管和眼底血管首当其冲,脑出血即卒中,眼出血即失明,更不用说男性患者长期服用必致阳痿。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人们已知链酶素致耳聋,四环素致牙斑,激素致骨股头坏死,却不知如今出现的白血病低龄化、痰咳常态化、心脑血管病高发、流感死亡率上升、不孕不育日渐普遍、糖尿病越治越多等等,这不仅仅是环境食品污染所致,藏在其后的是更为凶险的不当医药、过度治疗的魔鬼。
我们不能奢望始作俑者能潜心尽力减少这类疾病,因为其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巨额利益。从1835年西医在广州开办在华的第一个诊所,180多年使用过7000多种药,而今淘汰了6000余,近90%!其间毒副作用,自不必言,这个过程,今日依然,这是其医药与生俱来的理念所致。我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类疾病日渐猖獗,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中医药。

2
防止菌群污染
在人们关注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更加危险更难治理的菌群污染正在日益逼近。

不论是在我们的身体內外还是在周围的环境中,都存在着以亿万计的细菌病毒,我们之所以没有察觉,是因为与之长期处于和谐中,只是在疫情发生或患病时,才感到其危害。疫情发生或蔓延往往是有外部条件的,当人们切断这些条件或大自然环境变化,疫情会受到扼制或消失,非典就是在五月中旬小满时报告发病为零,这是一正常的规律。

人们的大规模无节制的干预,尤其是以对抗理念为主的医药,以杀灭病菌病毒为目的,却造成其急遽变异,抗药性增强,药物的研究远不及其变异的速度,由此造成菌群的紊乱和失衡。

这不能不令人警惕,近年来已经见到有关超级病菌超级病毒的报道,所有药物均显示无效!菌群污染的警钟已然敲响。

中医 西医

尽管现代医学开始检讨对抗性医药,而代之以疫苗,但因研制总是滞后于病毒变异,预防效果大打折扣,有些疫苖竟然现出病毒的原形,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

中医治病在看到敌人的同时,更关注自身,从改变人体内环境入手,消除体内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湿或燥等内在因素,使病毒病菌与人体重归平衡,在并不杀灭谁的同时,使人恢复健康。充分体现了其绿色医学的特点。

为防范菌群汚染,选择什么样的医学,将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已经意识到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提出“全面管控健康风险和危机”。中医必将在关键时期囊锥露颖,显示出千年的底蕴,拿出神仙的手段来。

3
中医是让人不得病的医学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摘自《黄帝内经》)。

中医评价医生水平,不是以是否能治大病恶病、能起死回生为标准,而是认为,能把疾病消弭于无形未发之时,才是最高明的医生。从患者的角度来说,不能等到病了才找医生,而是防患于未然。这就是“上工治未病”的含义。现在能达到这一水平的医生和能循此做法的患者都是凤毛麟角。

有人以为,年年体检,就是防病,殊不知若查出指标不正常,则已然病了。人的感觉是最灵敏,最准确的,当食欲差、睡不安、疲惫难缓、精神郁闷时,就已经该请中医调理了。中医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人们习惯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其实病来如缠丝,如果能把健康防线提前到未病时,就会大大降低患重病恶病的风险。我国每天新发癌患1.2万人,7700人死亡,如果能请中医提前调理,何至于此?


上了年纪,才感到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莫过于不得病。我们一直渴望能有一种让人不得病的医学。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医治未病的特点愈加明显,只是由于西化的压抑干扰,高水平的传统中医越来越少,现在想以全科医生取代,只会令治未病走上低水平的岐路。
4
医改的必由之路
医改是世界难题,全球医疗费用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各国GDP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最为惊人的医疗费用的恶性增长导致了全球的医疗危机。医疗费用的投入就像个无底洞。

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建设健康中国之梦,中国的医改就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就必须走中西医并重,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之路,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使医改之路健康持久地发展。这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是中国所独有的。

不走绿色健康医学的路,走西医的路,消费将越来越高。如果按照美国的医疗模式走,将把中国的整个经济掏空。这条路是没有可能、没有必要、也是完全错误的。要想真正解决医保问题,那就得走中医的路。

赤脚医生的时候,在那么低的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当时我国的人均寿命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三。现在中医西化的路子,使医疗花费剧增,人们却离健康越来越远,医保必然越来越难做。
5
“和”的理念——中医是未来的医学
中医是让人不得病的医学,是让人不吃药的医学,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医学,是让人们少创伤无痛苦的医学,是与人类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医学。

这都源于中医之道,她从诞生的那天起,秉承并坚持,数千年不动摇不改变,并且日益完善充实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和”,以及以和为基本点的整体、系统的观念。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明确指出:

“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他说中医不是小系统,也不是大系统,而是巨系统,是“开放性的和有意识的复杂巨系统”。

中医正是以其执简驭繁的特点,用“和”驾驭着这个复杂巨系统,站在未来科学,即后现代科学的领军位置上。诸如高端的模糊学、信息学、量子学、气象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诸多跨届科学等等,无不与中医学在根本理念上邂逅。“中医将影响整个科学技术,引起科学革命”,钱学森的这个预言正在一天天变成现实。

中医在社会科学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们常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站在读书人的角度看,不乏学而优则仕的心思,但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立场上看,中医不仅是防病治病的工具,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和”的理念,也是治国的根本。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与友和,乃至于与敌和,不就是我国今天“合作共赢”的外交方针吗?

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把我们东方的“和而不同”定义为世界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他最有名的十二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声,这不正是“和”的未来吗?  

作者:张晓彤
编辑:杨洪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