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哪里寻找“心灵钥匙”

 木香草堂 2021-04-25

耿银平

最近有媒体对100名11到16岁之间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不愿将心事告诉父母;65%的学生认为家长并不了解自己。那么孩子们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会怎么办?

到哪里寻找“心灵钥匙”

要说哪个父母不爱自己孩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未成年阶段,父母是孩子唯一的合法监护人。有如此深厚感情和权威地位,却不能被孩子慷慨接受,值得深思。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烦恼是不断的:青春期困惑、人际关系不和谐、成绩上不去……这些本该可以得到家长和老师帮助的问题,因为孩子的自我封闭而成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心灵之门锁紧了,孩子们到哪里寻找“心灵钥匙”呢?

依靠自己的微薄力量。青春期孩子有较大羞涩心理、封闭心理,有些问题因为牵涉到自尊、班级地位、个人形象等因素,如果认为对自己不利,多是藏在心中,写进日记,自我消化。孩子本应是轻松坦然、没有负担的,这就会增加无形心理压力,违背了心智成长规律。问题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反而会加剧心态失衡,形成自闭症和孤僻心理。不少孩子因为青少年时期心理压力过大引发各种恶性事故,也时有所闻。未成年犯罪相当程度上与孩子的心理调节能力不佳或不健康有关。

寻求社会性救助。开放的世界让现在的孩子眼界比较开阔,将交往视野投向社会,从过去流行的“笔友热”、“通信热”又到今天的“网友热”等可以看出他们的社会性心理,除了有个人的好奇心等原因,有不少学生其实是在寻求情感救助和解决方式。这个虚拟空间因为隐蔽性强、安全系数高、情感靠得住,孩子们深信不疑。这时候,如果碰到善良者,他们能够走出误区;如果碰上不良者,难免会受到欺骗,甚至是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寻求暴力方式解决。一些孩子缺乏忍耐性,受了一点委屈就必须发泄,不能承受。在成年人等外力救助无望的前提下,他们多是寻求学校的非正当群体来解决。学校屡屡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就是明证。这说明学生已经将暴力手段作为解决问题的正常手段。久而久之,会形成暴力倾向和蛮横性格,对社会危害极大。

孩子对父母闭锁心门多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像缺乏足够尊严和尊重、忽视对孩子的情感沟通、太注重功利性等。因此,家长应树立长远教育眼光,多注重孩子的心灵需求,多一点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要从心理上否定、轻视他们,毕竟这个闭锁的心门只能由家长来开,将丢失的信任寻找回来,还孩子一个充满信任的童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