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海日娜 ||蒙古苏台茄

 文鉴君 2021-04-25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薛海日娜,蒙古族,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喜欢游泳、瑜伽

蒙古苏台茄

“苏台茄”(蒙古奶茶谐音译)是我钟爱的早餐。每天早晨睡眼惺忪,突然鼻尖飘散过时浓时淡的青砖茶和牛奶纠缠的香气,昏昏迷迷的大脑瞬间清醒,早餐是奶茶!每天最喜欢不过的就是清晨的茶味,那种悠悠慵懒的气息,没有什么困意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消除不了的。


     熬茶是件功夫活,还记得小时候看奶奶熬茶,将两块一元硬币大小的青砖茶敲碎,放入茶包束着,放入清水中煮开,待茶色渐深,捞取茶包,撒入盐粒,煮茶撒盐乃蒙古苏台茄之灵魂,然后便在茶中加入鲜牛奶熬煮,拿着大汤勺有节奏地“扬”茶,乳花翻滚,越煮越浓,茶味和奶味浓郁四溢,最后加一小勺黄油,锦上添花。


那时的牛奶都是奶奶家养奶牛现挤的鲜奶入锅,熬出来的味道自然有些许不一样,现在还是总是回味那最原始的味道。


早上起床洗漱之后,我坐在桌前搭配着自己的奶茶配料,先来两勺炒米,金黄灿灿的米粒滚入印有“盘长”的瓷碗中,发出唰唰的颗粒碰撞声,接着要放一块完整的空壳饼,再将“杂杂”羊油撒子和麻花掰成一小节一小节,从空壳饼的周围钻入碗中,不浪费一点空隙,加上一两块奶油溢香、酥柔味美的奶皮子,还有一些零食,奶头腐、奶疙瘩、奶果子、枣泥饼、酥油饼等,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挑选。

蒙古苏台茄最不可少的就是肉,将提前炖好冷藏的羊肉或者牛肉切成片,铺在奶制品表层,选肉定要肥瘦相间才馋口,最后将咸香的苏台茄倒入碗中,一碗苏台茄配餐就完成了。


     家中喝茶讲究第一遍暖肚热肉,第二遍才开始吃其中泡的零碎。空壳饼是空心的,热滚的茶将外表泡软,一口下去,里甜外咸、里硬外软。嘬完最后一口茶,碗底还剩着泡开嘴的炒米,这时一勺酥油添入,搅拌均匀,包你吃得香甜,直想咂咂嘴。


从小喝茶长大,也常听长辈们提起“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在古时候,茶可是草原上的稀有品,甚有以茶易牛之景。以前草原上打仗,环境恶劣,很少有果蔬,所以砖茶可作为粮草,既解渴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相比台湾的甜奶茶,又是另一般风味


平时有客人来访,我们不问客人喝与否,斟上满满的一碗茶,那便是我们对客人最真情流露的欢迎家族聚会时,一大锅苏台茄也是最先上桌的,大家喝着茶唠着家常,其乐融融。


      曾经看到健康美食系列纪录片《万物滋养·第二季》中有蒙古苏台茄的相关介绍,很是激动。

在我们的心中,苏台茄不仅是健康美食,还附丽了诸多内涵:

苏台茄,数年的知己,

苏台茄,浮世的轻风,

苏台茄,异乡的念想……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我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我们这里的有些食物和其他地区蒙古族还是不太一样的。比如空壳饼,这种面点是金黄色的,圆圆的,外表印有蒙古花纹,两边微微鼓起,饼是空心的,内部的表层会附有红糖或者白糖,还有少许葡萄干,既可当干吃零食,也可当泡茶配料,在别处还真买不到呢



酥油饼,我的钟爱,每次解开束口,酥油的淡香慢慢飘出,未烤的酥油饼是表皮软软的,烤后的饼子外焦里嫩,香味更加浓郁。毫不夸张地讲,碗口大的酥油饼我一次可以吃掉两个半。有些酥油饼也会有馅儿,最常见便是枣泥酥油饼。


我们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食物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如果你有时间,请一定来鄂尔多斯尝尝,保准让你大饱口福!



【版权声明】本篇图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