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越来越难,怎么办? 每天学几种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让你成为阅读高手。 今天,主要分享《赵州桥》这篇课文有关的3个阅读重难点: 1.怎么利用关键句子概括全文大意 2.理解什么是过渡句,它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一个句子,用了“真像”这个词,是不是比喻句,怎么辨别 首先,让我们通读一遍全文吧: 读完全文,我们会发现这篇课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文章使用了总起句、过渡句和中心句。 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称为一篇课文的关键句子。利用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怎样概括全文大意 有的文章抓住总起句、过渡句、中心句或重点段落就能概括出全文的大意。 总起句不难理解,就是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中,有一个句子把整体意思都写进去了。 过渡句呢?也不难,咱们可以想象一下过河的桥,让一个人能从河这边走到河对岸(那一边),这就是过渡。 在文章里,有一个句子,既能把上文的意思总结一下,又能用一个词或者半句话总领下文的意思,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 中心句,你一看就明白,它跟中心有关,要么直接指出中心,要么暗示中心,我们把它称为中心句。 如《赵州桥》篇课文,只要抓住第2自然段的总起句“赵州桥非常雄伟”,第3自然段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和中心句“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雄伟、美观的特点,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二、理解什么是过渡句及其作用 上面我已经说了什么是过渡句。这里,我们举个课文中的例子吧。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话”这座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这句话就是过渡句。 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简要地说是承上启下。 “承上”的意思是指“精巧”这个词概括了上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启下的意思是“美观”这个词总领了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也就是说这段话围绕赵州桥的“美观”的特点来写,详细介绍了栏板上雕刻着的活灵活现的龙图案。 三、辨认比喻句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呢? 大家一定不能看到“像”、“好像”、“真像“,就以为是比喻句。 比喻句是把一样事物比作另一样事物。 ”所有的龙似乎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个句子里面只有“龙”一个事物,没有比作另一个事物,所以它不是比喻句。 如果你想仿写这段话,可以点击链接:《赵州桥》精彩片段讲读,让孩子学会总分结构 猜你想看: 02 5句话写出精彩日记 |
|
来自: 昵称4109271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