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溪笔谈》沈括

 lvxingh 2021-04-25

  《梦溪笔谈》是北宋的沈括所着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分为26卷,又《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因为写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而得名,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内容

  现存《梦溪笔谈》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目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美术及音乐等学科。

  意义

  《梦溪笔谈》是百科全书式的着作、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文献,记载了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科学知识及成就。

  数学

  *开创了“隙积术”和“会圆术”(卷十八技艺)

  天文

  *指出极星不在天极(卷七象数一)

  *得出冬至日短、夏至日长的结论

  *改进了天文仪器

  *历法上大胆创新,提出《十二气历》

  地理

  *以流水侵蚀作用解释奇异地貌成因。

  *记载了植物和动物的化石。(卷二十一异事)

  物理

  *发现磁偏角的存在(卷二十四杂志一)

  *利用凹面镜(阳燧)聚光取火,并寻找凹面镜的焦点,发现其成像规律(卷三辩证一)

  *记载了“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即利用凹面镜成像小的特点铸镜(卷十九器用)

  *声音共振实验(《补笔谈》乐律)

  技术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卷十八技艺)

  *河工高超关于合龙堵口的方法

  *建筑工匠喻皓的《木经》及其建筑成就(卷十八技艺)

  *指南针

  *炼铜、炼钢

  *首次使用“石油”一词。沈括还尝试用石油燃烧产生的黑烟制墨,效果颇佳。“石油”一词一直沿用至今,但制墨技术未能写入书中,今已失传[1](卷二十四杂志一)

  关于社会历史现象部分,比如叛乱军李顺的事迹、赋税实况、北宋时西北和北方军事、典制礼仪的演变,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梦溪笔谈》属于笔记体着作,这类着作发行量一般不大,但《梦溪笔谈》却是一个例外,甚至政府没钱时也会印刷《梦溪笔谈》以填补财政亏空。南宋期间,扬州知州要重建州学,就以刊印《梦溪笔谈》补充经费。[1]

  评价

  相较于李约瑟对《笔谈》的高度评价,中国学者近来对此书热情稍减,首先沈括当年写作动机只是“谈谑”,[2]这是宋代达官士子撰写笔记的普遍动机,与吴曾的《能改斋漫录》、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及其他宋代笔记在本质上没太大差异。相对秦九韶的着作《数书九章》而言,《笔谈》在结构体制上明显缺乏一种科学家对着述规范的自觉意识。[3]学者张家驹指出:《笔谈》“采用笔记体裁,以至他的科学成就,受到许多限制。人们阅读这书,所得到的知识,多是一些零星的片段,而不是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