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一)

 吴双江藏书館 2015-09-06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一)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参与王安石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宁八年),辽朝派大臣萧禧到东京,要求重新划定边界,宋神宗派出的谈判大臣由于不熟悉地理,没法反驳辽的无理要求。后派沈括出使辽朝,他将边界地图划得清楚楚,驳斥辽朝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1082年(元丰五年),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举平生所见,撰《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上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梦溪笔谈》具有世界性影响。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排印这部名著,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这之前,早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翻译本。

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如《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此外,北宋其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也赖本书之记载而得以传世。如记载喻皓《木经》及其建筑成就、水工高超的三节合龙巧封龙门的堵缺方法、淮南布衣卫朴的精通历法、登州人孙思恭解释虹及龙卷风、河北团钢”“灌钢技术,羌人冷作冶炼中对瘊子的应用、浸铜的生产等,均属科技史上珍贵史料。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该书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

《梦溪笔谈》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记述有20多条。研究者认为沈括对古代天文科学、历法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改进了一批天文仪器。如浑仪,沈括大胆改进了其结构,取消了浑仪上不能正确显示月球公转轨迹的月道环,放大了窥管口径,使其更便于观测极星,既方便了使用,又提高了观测精度。沈括还改进过壶漏、圭表等。二是对天象进行细致的观测,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与观测结果。例如,沈括用晷、漏观测发现了真太阳日有长有短。经现代科学测算,一年中真太阳日的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仅为51秒。三是提出了十二气历说,较好地解决了古代历法中一直存在着的阴阳历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四是在担任司天监职务期间,大胆起用布衣卫朴进行历法改革,也针对当时司天监、天文院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过整肃。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