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圣节与万圣夜

 lvxingh 2021-04-25

  万圣节

  万圣节(英语:AllSaintsDay),又称诸圣日、诸圣节,是天主教、圣公宗和东正教都有的节日。在天主教会和圣公会中,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在正教会中,诸圣节是圣灵降临节(Pentecost)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而标志着复活节季度的结束。

  诸圣是一个天主教、圣公宗和东正教的称呼,用于所有忠诚的圣者和殉道者,包括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这个节日是天主教和圣公宗的炼灵月的首日,是以圣者的名义庆祝的节日,而这日是用作庆祝所有被列入以及未被列入圣品的圣人的瞻礼。根据教会的说法,圣人(saint)可以指任何在天堂里的忠诚信徒,不限于由教会封圣者(Saint)。

  天主教会将节日(Festumomniumsanctorum)定于11月1日,紧接着是11月2日的追思已亡,是第一等级的庆典,包含一个守夜礼和一个八日庆期。

  万圣夜

  万圣夜(英语:Halloween或Halloween,为“HallowsEven”或“HallowsEvening”的缩写,意为“诸圣节的昏夜前时”),在每年的10月31日晚庆祝。主要流行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按照当地的习俗,当晚小孩会穿上魔鬼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随着商业化的演进,受到西方世界影响的亚洲地区,则以变装秀等变体为主,不再拘泥于鬼怪主题。

  万圣节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虽然是源自西方世界传统的节庆,但是事实上西方基督徒对于此节日看法争议,因为宗教上认为鬼怪与魔鬼有关,因此较为明白传统的西方人一般不鼓励参与,不过随着世俗化的影响大部分西方人已经不再强调传统色彩了,认为万圣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间,这与中国的中元节以及日本的百鬼夜行类似。但是西洋对于鬼怪节日传统上日期并不一致,其中源自美洲原住民的祖灵祭祀,这样的传统形成了墨西哥人的亡灵节,也正好与欧洲移民的诸圣节传统日期相似,而将时间确定在了10月末至11月初,万圣夜的概念形成之后,随着美国影响力的增强而成为全球性节日,在明尼苏达州的阿诺卡号称是“世界万圣夜之都”,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巡游庆祝。

  万圣夜起源

  关于万圣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万圣节的日期是在十一月一日,但是大部分的人庆祝的是10月31日万圣夜。万圣节与诸圣节不同,诸圣节是基督教的节日。万圣节则是世俗的节日。但无论说法如何,万圣节的作为各种习俗的融合与推广,大概都跟美国的移民文化分不开的。

  多数认为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Celt)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可能为夏末节),凯尔特人相信10月的最后一天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是一年的重要标志、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称其为“死人之日”或“鬼节”。相传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阴间,在世间游走,拜访亲友,这天晚上也就格外危险。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在村中游走。如此一来,形成万圣节活动的起源。古时爱尔兰人认为十月三十一日及十一月一日间亡灵会回人间,故有习俗生者穿上奇装异服,游行驱鬼。当时欧洲大陆也有为亡者布施糖果的习惯,接受者则答应以“为亡者祈祷”回报。于是发展出孩子们到各家索取糖果的习惯。来自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移民于19世纪将相关的习俗传播到各个英属殖民地,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其他国家则于20世纪末受美国文化影响而开始庆祝万圣夜。

  另外在基督宗教方面,早期的大公教会(天主教)因为圣徒数目很多,无法一一立日纪念,就立在同一个日子来追念他们。按历史文献,最早如此纪念的是安提约基雅(安提阿)教会,纪念日定为每年圣神降临后的第一个主日。后来教宗格里高利三世(690—741年)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中,把一座小堂奉献给诸圣,并把纪念诸圣的日期改为每年的11月1日,目的是为了对抗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的万鬼节(Halloween)。教会在这个诸圣日(AllSaintsDay)中纪念所有圣徒,表彰他们的圣德,并使教徒视他们为效法的楷模。诸圣日的第二天为诸灵日(AllSoulsDay),是法国克吕尼修道院的院长圣奥迪罗(St.Odilo)于公元998年推广的,在当日纪念殉教的信徒,也是基督徒扫墓的日子。天主教会也称之为“追思已亡日”,以弥撒圣祭及各种祈祷来帮助尚未到达天堂的祖先、亲友的日子。

  据学者研究,这个现代墨西哥节日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土着纪念活动和一个阿兹台克人献给女神米克特卡西瓦特尔的节日。在巴西,亡灵节是公众假期,很多巴西人拜访墓地和教堂来庆祝这个节日。在西班牙,举行节日和游行,并在一天结束时,人们聚集在公墓为他们死去的亲人祈祷。

  万圣夜传统

  自17世纪起,庆祝万圣夜的传统在英格兰南部逐渐消失,代之以在11月5日举行的火药阴谋纪念会。不过在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北部万圣夜依然盛行。直到最近十年,南英格兰人才重新开始庆祝万圣夜,只是方式完全美国化了。

  传统的庆祝仪式在爱尔兰几乎被完全保留。在那里10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公众假日,所有学校停课,准备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举行期中考试。这个假日通常叫做万圣节假期。爱尔兰是在万圣夜给学生们放假的唯一一个国家,所以可以自由地庆祝,保留了古老相传的传统。

  万圣夜活动:不给糖就捣蛋

  “不给糖就捣蛋”是万圣夜的主要活动之一,主要流行于英语世界,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小孩装扮成各种鬼怪,逐门逐户按响邻居的门铃,大叫“TrickorTreat!”(意即“不请客的话就捣蛋!”),主人家(可能同样穿着恐怖服装)便会拿出一些糖果、巧克力或是小礼物,有些人更会给些许零钱。部分家庭甚至使用声音特效和制烟机器营造恐怖气氛。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数以袋计,整袋整袋地搬回家。

  在苏格兰,小孩要糖果时会说:“Theskyisblue,thegrassisgreen,maywehaveourHalloween.”(“天是蓝色,草是绿色,齐来庆祝万圣节前夜。”),然后以唱歌跳舞等表演来博得糖果。

  传统的万圣夜装饰包括僵尸、鬼魂、女巫、恶魔等。典型的服饰是盖着一块剪了两个眼孔的白床单来扮鬼。

  在19世纪的苏格兰和爱尔兰,当时的人认为万圣夜鬼魂会来到人间,故会打扮得与鬼魂一样,让鬼魂把自己当成同类。近年,万圣节前夜的装扮已不限于恐怖,而可以作更加多元的变装打扮,如扮成影视明星或公众人物,例如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乔治布什和约翰克里成为美国流行的万圣夜打扮。而2001年九一一袭击事件后,消防员、警察等成为小孩的扮演对象。据估计,2004年有大约215万个美国小孩装扮成蜘蛛侠,是当年最受欢迎的打扮。[7]

  由于此活动在美国、加拿大十分普遍,于1950年曾推出一项募捐计划,将筹款钱箱通过学校分发予小孩,让小孩讨糖果时顺便募集捐款。据估计,该计划推出以来已筹得超过1.19亿美元。

  研究机构BIGresearch曾为美国全国零售联盟进行调查,发现53.3%的顾客为2005年万圣夜购物,平均消费额38.11美元,以此推算,美国消费者2005年为万圣夜支出的金额高达33亿美元。

  万圣夜其他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和万圣节派对有关的游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咬苹果”(applebobbing),在游戏中,苹果漂浮在一个装满水的大盆子或是木桶的水面上,参加者设法用牙齿咬起漂浮在水上的苹果,这个习俗被认为是由古罗马赞颂女神波莫娜(古罗马象征丰收的女神)的庆典演变而来。

  爱尔兰,有一种传统占卜游戏,参加者蒙着眼,从放着几个小碟的桌上选出其中一只,如摸到的碟盛有泥土,代表来年会有与参加者有关的人过世,如盛有水代表将会远行,盛有钱币代表会发财,盛有豆代表会穷困,等等。在19世纪的爱尔兰,少女会在洒有面粉的碟上放蛞蝓,而蛞蝓爬行的痕迹会是少女将来丈夫的模样。在北美,传说如果未婚女子在万圣夜坐在黑暗的房间中,便可以在镜中看见未来丈夫的样貌。不过,如果她们将于结婚前死去,镜中便会出现一个骷髅头。这个习俗于19世纪后期相当流行,也有相关的贺卡售卖。

  说鬼故事及看恐怖片也是万圣夜派对中常见的活动。以万圣夜为主题的电视特辑通常在万圣夜假期当天或之前播放,对象多数是儿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