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春雨花经眼,黄庭坚很经典的一首诗,一直是律诗的样板

 12345csdms 2021-04-25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18-11-10

收录于话题

#黄庭坚

70个

图片

俗话说,朋友之交淡如水。这句话道理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原本是两小无猜,长大后也许就各具情怀,由于生活经历和环境不同,相互间就会有隔阂和猜疑。所以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实在是一句经典,引得多少人感慨。北宋诗人黄庭坚当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与苏家兄弟的友谊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图片

次元明韵寄子由   

宋代:黄庭坚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众所周知,苏辙比黄庭坚大六岁,是大文豪苏轼的弟弟。他曾是北宋的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黄庭坚与苏家兄弟关系都很好,经常诗书往来,也非常关心时局的变化。

图片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吉州太和县做知县时所作,当时他才三十七岁。这时苏辙(子由)贬官于筠州做了监盐酒税。黄庭坚的兄长黄元明写了一首诗寄给子由,诗中提到,“钟鼎功名淹管库,朝廷翰墨写风烟。”黄庭坚看后也很有感悟,于是便次韵作此诗寄给子由。

图片

这首诗的首联就对仗,突破了律诗常规。半世交往,亲密的情谊像流水般地过去,有几人能建立功名,还能把自己的画像留在长安的凌烟阁里?诗人所说的凌烟阁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将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描画在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功勋。

首句感慨年华犹如逝水,笔势坦荡。次句提出问题,黄庭坚当然也向往建功立业,只是他还是非常清醒,指出这么多朋友,有谁能够建功立业、图显凌烟阁呢?稍见他有一丝不平之气,但并非剑拔弩张。

图片

颔联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满眼春雨春花,怅望江北江南,春水生波,浪花拍天。这两句跳荡轻快,全用景语,无一字涉情,却令人感到意境高妙,情深无边。黄庭坚不愧为诗词高手,这一联清通秀丽、融情入景,看似自然,却代表了江西诗派熔词铸句的最高成就。

图片

颈联转入议论,以虚词领句,以作转折。诗人要解下官印,寻求人生的真谛,想来自己与子由是情投意合的金石交,他一定会忘掉年龄的差异,与自己共同研讨。诗人一方面表示自己对苏辙的人品仰慕,并恰到好处地进行颂扬,一方面又表明自己的心意志向。

图片

尾联转笔,说自己与苏辙都在怀念各自的兄长,但欲归不得,空自惆怅。然而时光飞度,日月催人,都已满头白发。这首诗结尾把共同的感情铸合在一起,含蓄不露,又别有情事,显得很亲切。而中间两联,流丽绵密,对比分明,一直被当作律诗的样板。

图片

苏轼到杭州出任通判时,与故旧孙莘老交情甚笃,孙莘老是黄庭坚的岳父,他想借机将黄庭坚的诗文拿给苏轼点评,苏轼读后便对他青眼相加,后来还举荐他代替其翰林学士和知制诰职务。黄庭坚也终其一生都对苏轼推崇备至,虚心以门人弟子自处,与苏轼一起共荣辱。

友谊之光像磷火,当四周漆黑之际最为显露,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黄庭坚与苏家兄弟的友谊坚固不催,值得每一位读者去学习。

收录于话题 #黄庭坚

70

上一篇平生最爱临风笛,黄庭坚很豪迈的一首词,不愧为经典名篇下一篇黄庭坚这首诗言语清新,不仅触物起兴,而且富有哲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