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响论坛」刘总编观点说】调声要知道病灶,不要脚痛医头

 MXJ45A 2021-04-25

Image

调声要知道病灶,不要脚痛医头。调声第一步是要先了解各种乐器的音域,否则就会脚痛医头。

有些人的音响系统听小提琴时,总是觉得不够娇、不够柔、不够甜、不够润。直觉地就认为是音箱的高音单元不够好,高频量感不够,或极高频延伸不佳。

III. Rondo à la clochette, 'La campanella' (第三乐章 回旋曲,’’帕格尼尼“) Salvatore Accardo;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Charles Dutoit - Paganini: The 6 Violin Concertos

其实问题不是出在高频,不是出在高音单元,而是出在中频,中音单元。事实上也不是中音单元不够好,而是您所听到的中频量感不够。

我们一般所听到的小提琴演奏音域大多在1000Hz以下(基音,不是泛音),所以当我们听到小提琴不够娇不够柔不够甜不够润时,往往是中音域量感不够所致,而非高音单元延伸不够高。

Image

所谓的中音域,以我的定义就是160Hz-1280Hz这段宽广的频域,也是音乐演奏时音符出现最多的频域。

所以,当您想要让小提琴更好听时,不是去买高频段突出华丽的线材,而是要买中频段比较饱满的线材。想要改善小提琴不好听的问题,买音箱或扩大机也是要买中频段饱满者,而非去找高频段突出华丽者。

顺带说明,我的频域分段:极低频20-40Hz,低频40-80Hz,中低频80-160Hz,中频160-1280Hz,中高频1280-2560Hz,高频2560-5120Hz,极高频5120Hz以上。为何要这样分呢?5120Hz大概是大部分乐器所能演奏基音的上限了,再往上都是乐器的泛音,而非演奏出来的音阶。这个频段是高音单元所负责的频域。而高频段2560-5120Hz则完全涵盖在高音单元中。

宽广的中频段是中音单元所负责,也是好声最重要的关键。至于极低频,一般音箱很难将这个频域再生得很好,除非是大型落地式音箱。有些人在聆听空间量测频率响应曲线,看到小音箱可以量测到40Hz,其实那是空间低频共振所致,并非音箱独力发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