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山课堂:藏在绘本中的地图 你找到了吗?

 蓝山绘本 2021-04-25

我对绘本中的地图有一种特别的偏好,我以为地图可以在阅读中带给孩子大局观,对训练其观察、记忆和逻辑思考力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而且也是孩子非常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在深度阅读和拓展训练中,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专注力。

从《母鸡萝丝去散步》,到《小巫女去旅行》,再说到《甘伯伯去游河》,都通过图画能找到地图,但在《我的爸爸叫焦尼》、《花婆婆》这一类看似与地图毫不相干的情景故事中,也能从中找到地图的蛛丝马迹。这是蓝山绘本阅读课程中教习的一种方法。

其实绘本的地图分三类,地图作用最不可缺的是寻踪类或者找寻类绘本,在其中地图就是故事的时间线、发展线或者情节线,也是要想获得故事结果的最重要依赖。但在蓝山绘本的课程中,地图是指的另外一层意思——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三类地图中的后两类:

第一类是故事背景或发生地的实景图,比如:蓝山绘本阅读基础课程系列中的《母鸡萝丝去散步》,其扉页就是母鸡萝丝的一张散步地图。当我们通过阅读整本书后,再回到扉页,通过这张地图,就能让孩子轻松地再回忆并讲述母鸡萝丝在散步中与狐狸发生的一场又一场欢乐的意外。

在《和甘伯伯去游河》中,扉页上那幅清淡的地图可别忽视,当后面各种动物出现时,每个动物后面的背景其实与这幅扉页图画有着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这些小秘密,都是作者的精心设计,也是经典绘本的精妙之处,蓝山绘本在与孩子们的阅读和学习中,一定不会错过。

第二类地图是来自另外一条途径的,这条途径是文字。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文字来汇聚信息,通过理解故事来厘清脉络,找到地图并且表达出来,是蓝山绘本阅读表达课的训练内容。在《我的爸爸叫焦尼》中,孩子们通过阅读,可以自己动手画出一幅狄姆与焦尼快乐一天的行程图,推而广之,我们还会和孩子们一起,从身边最熟悉的小区,最熟悉的珠江广场,最熟悉的学校附近,或者开往成都的地铁,画一幅周末合家游玩图。

在文字描述的地图上,还有一类是成长地图,特别是心灵的成长。蓝山绘本用《花婆婆》带给孩子一个人一生的回望,从绘本作文课程的训练角度,我们其实可以让每个孩子从自己白发苍苍的时候开始想像,回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时刻,感悟当下的幸福。

蓝山绘本的原创课程,就是这样,从4岁到10岁,给孩子系统的语文素养养成、阅读写作能力训练,在热爱这面旗帜下,把阅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通过方法,传递给每一个孩子,直达内心。

那么今天的蓝山小问题来了:在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中,地图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