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超声内镜病例-----结直肠多发黏膜下隆起

 将臣gfl0l09u7e 2021-04-25

一:结肠套细胞淋巴瘤

  患者女,78岁。因“解暗红色血便一个月。”入院。肠镜发现回盲部、横结肠、降结肠、直肠多个粘膜下隆起,表面光滑(图1 A)。EUS见病变处粘膜下层明显增厚,内部均匀等回声(图1 BC),直肠周围可见数个长径约0.8cm淋巴结。腹盆腔CT(图1 D:小肠、结肠及直肠多发节段性肠壁增厚,合并腹盆腔、腹膜后腔、两侧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肠镜下开创活检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图 2 Video 1)。

图片

1  A: 肠镜见结肠多发粘膜下隆起 ;BC:(环扫超声内镜)均提示病灶来源于粘膜下层,弥漫分布,为均匀等回声;  D: 盆腔CT 提示直肠壁全周结节样增厚

视频 1

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独特的淋巴瘤亚型,它来源于滤泡外套CD5+B细胞,在淋巴瘤分类中是弥漫性小裂细胞型淋巴瘤的一部分,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通过免疫组化来分型确诊(图 2)。胃肠道是套细胞淋巴瘤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其中以小肠和结肠多见,但是累及直肠的鲜有报道。

图片

2 患者免疫组化结果   (A) CD3, (B) CD20 (C) CD79a及(DBcl-2 阳性

患者后转入血液科进一步治疗,行R-CHOP方案化疗(美罗华600mg d0,环磷酰胺 1.2g d1+表柔比星110mg d1+长春新碱 2mg d1+地塞米松 15mg d1-5)。化疗后患者一度血便消失,肠道黏膜明显改善(图 3 )。

图片

3 肠镜化疗前后对比  (A) 化疗前 (B) 化疗后

但套细胞淋巴瘤属于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确诊时多已处于III-IV期,化疗完全缓解率较低,中位生存期在3-4年,总体愈合差。下面是另外一例结直肠套细胞淋巴瘤患者。

图片

图 4 结肠套细胞淋巴瘤

二:结肠气囊肿

老年男性,因腹痛,腹泻一周入院,肠镜见弥漫分布结节样、条索样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超声小探头和环扫EUS发现第三层或第五层来源的多发线状或不规则高回声伴声影振铃样气体回声),故考虑结肠气囊肿症(图5,视频2)。

图片

5 结肠气囊肿  (A) 肠镜,  (B) 超声小探头 (C) 环扫超声内镜(DCT示乙状结肠壁内气体

视频 2

  结肠气囊肿症临床少见,是在结肠黏膜下或浆膜下有多发的气性囊肿,多见于在横结肠左曲远端的结肠,又以乙状结肠多见,病因不明,可能是肠道产气杆菌感染,经黏膜损伤侵入了肠壁淋巴管内引起感染,形成气囊肿。当囊肿破裂时可见气腹,但无急腹症的表现,因此当立位透视或腹部平片检查时,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而无消化道穿孔的症状和体征,应该考虑结肠气囊肿症的一个可能。肠镜多数散在、成簇状、大小不等的气泡状透明区,形状不一,呈串珠或蜂窝状(图 6 )。该病预后良好,我们遇到的两例患者均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图片

6 另外一例结肠气囊肿   (A) 肠镜,  (B) 超声小探头 

三:血吸虫卵广泛沉积

86岁女性患者,便血入院,肛门指诊触及肿块,考虑直肠癌收入院。肠镜见全结肠,直肠广基黏膜下结节样隆起,表面光滑,发黄,直肠和乙状结肠为甚,EUS探查,见黏膜下层明显增厚,为等回声和改变,固有肌层完整,深挖活检后提示纤维化伴血吸虫虫卵沉积(图7 ;视频 3),追问病史,患者年轻时曾在血吸虫疫区生活。

图片

7 血吸虫卵沉着 A-B:肠镜 C-DEUS图像

视频 3

该病系由于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的血吸虫成虫产卵,虫卵逆行栓塞于肠壁粘膜下层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沉积的虫卵主要位粘膜固有层以及粘膜下层。因为反复虫卵沉积,肠壁纤维组织增生呈不规则增厚,重者可导致肠腔、肠梗阻。肠粘膜面呈颗粒状或伴有多发息肉形成,或表现为粘膜萎缩,粘膜皱襞消失。当下,血吸虫病虽然并不多见,但上世纪60-70年代曾在我国多个地区流行,故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仍可见这种由血吸虫卵沉积导致的慢性肠病,该患者的特点是虫卵沉积的黏膜下肿块巨大,相对更为罕见,故该case发表在CGH上(IF8.5)。

四:结直肠多发脂肪瘤(病)

  最后病例相对简单,结、直肠多发隆起,表面发黄,超声小探头见黏膜下均匀高回声,考虑多发脂肪瘤(图 8)。肠道脂肪瘤临床不少见,但几乎全为单发,以升结肠多见,该患者全结肠多个脂肪瘤,考虑多发脂肪瘤病,该病的全身脂肪瘤常位于躯干皮下。

图片

8 结直肠多发脂肪瘤

至此,介绍了四例多发结直肠黏膜下隆起病例,相信大家日常工作中也碰到过类似患者,总体而言,这些病变分布于黏膜下层,是系统疾病的肠道表现,如临床遇见,需要详细追问病史,寻找蛛丝马迹。EUS可以判断病灶起源,在规避血管的情况下指导深挖活检。此外,这些疾病的超声内镜影像很少被描述,我们可自行总结,整理发表,希望本期内容对EUS初学者有所帮助。

作者:胡端敏 吴伟 程桂莲 徐丽明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