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第49篇:教研随笔∣变“教学环节”为“学习环节”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04-25

变“教学环节”为“学习环节”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有一次,我跟大南中学的部分语文老师座谈,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善于将“教学环节”转变为“学习环节”。这个观点也不是我的原创,很多专家、同行都谈到过这样的观点。王荣生教授在《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一文中就曾提到:“语文课程重建的关键点,是将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逐步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王荣生:《求索与创生:语文教育理论实践的汇流》,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296页)可惜我当时阅读的时候,只知道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不知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我甚至在想:难道教学活动不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吗?实际上,这两种活动虽然有相通之处,但也有根本的区别。教的活动,是教师以自身为出发点,思考如何将知识“教”给学生;学的活动,则是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思考如何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老是想着如何将知识“讲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记住”教师讲的内容,而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真正理解文本和语文知识,教师只是起到指导和点拨的作用。

我提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来自于大南中学宋老师执教的一节课。这节课上,宋老师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把握文章的标题来进行内容理解,或者说是在标题与内容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最后又围绕考题中“标题作用”的类型题进行总结和讲解。应该说,利用一节课集中突破某个考点,这是一条比较好的复习思路。当然,宋老师能够选择一篇文学类文本作为复习课教学的篇目,这本身就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因为一般教师不敢或不愿意拿文学类文本的复习教学课作为公开课。宋老师选择的文本是广东省2019年的中考文学文本阅读篇目《灯如红豆》,这篇文章看似简单,实际上存在着很多难懂的“关键点”。例如作者涉及的与灯有关的故事都发生在冬季,而“我”回忆过去的时间却是在“夏日炎炎的夜晚”,这样安排有什么奥妙?文章最后说:“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作者说的“境界和品位”指的究竟是什么?等等。庆幸的是,那年的题目并没有真正涉及到这些难懂的点。宋老师这节课,没有直接进入“讲题”的环节,也没有分析答案的合理性和采分点,更没有一味传授答题的技巧或公式,而是对文本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解读。我认为,这种习惯是很好的。这也启发我们,在进行试题讲解,尤其是阅读题目的讲解时,眼睛不要仅仅盯着题目和答案,而是要重新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然后再去思考题目和答题思路,甚至再想一想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命题点,能不能自行命制题目或者请学生进行命题等等。

而当我用比较挑剔的目光来看这节课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教师提问学生某个问题后,没有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或许是教师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目了然的,无需经过思考或讨论,或许是教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需要学生去思考甚至讨论的。教师自行回答之后,就问学生“是不是这样”,学生回答说“是”。这其实是一种不太好的教学习惯,即教师直接将自己的理解“传”给了学生,学生看似理解了文本,实际上只是在机械地接受教师的理解与结论。当然,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我在入职之初,也经常用这种思路,就是直接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讲给学生听。至于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我就不太关注了。这其实就回到了我刚才提到的观点: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不能老想着自己如何“讲”、如何“教”,还要想着学生如何“学”,要善于将教学环节转变为学习环节。

具体的操作路径之一,就是设计主干问题,学生围绕主干问题进行思考甚至讨论。例如《灯如红豆》一文,教师就可以围绕文本的最后一段话设计较有难度的问题:你认为作者在最后一段说的“境界和品位”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升华”了“境界和品位”?当然,如果教师课前进行过调查,学生提问了比较琐碎的问题,那也可以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或者分组,然后组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解答。每个小组只负责某一组或某一类问题,不必所有的问题都思考。这种路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主问题、整合碎问题。

具体的操作路径之二,就是在提出主问题或整合碎问题之后,要给学生较为充分的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然后再请小组代表或其他同学展示思考和讨论的成果,进而实现同伴的交流与互助。而教师在学生思考或讨论的时候,可以设定时间界限,可以参与到某个小组的讨论中,或者查看学生讨论的状况。最好不要干扰学生,更不要催促学生。记得有一次听课,学生在讨论,还没过一分钟,教师就在问:“思考好了吗?谁给我们展示一下?”过了一分钟,教师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课后评课时,我开玩笑地说:“教师在学生讨论的时候会没有安全感,只有不停地说话才能找回这种安全感。”其实有时候,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自由讨论,比起教师“自问自答”的习惯要好得多。

具体的操作路径之三,就是尝试进行情境任务式的教学。教师围绕某个问题,不要按照教材课后习题或者是中考试题的问法,而是设计“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这是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初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勇敢地去尝试,不盲目排斥拒绝,一定会有其他的收获。例如对于《灯如红豆》,教师就可以请学生围绕最后一段的“境界和品味”写一段简单的读后感。

总之,教师具备了“变教为学”的意识之后,再去想办法促进从教到学的转变,不断地尝试与创新,课堂教学一定会有根本性的转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