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子突发精神行为异常,罪魁祸首竟是......

 霈雨图书馆 2021-04-25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神经档案室:层层剖析,提升临床诊疗思维。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疾病,以复杂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和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为特征。该病于2007年由Dalmau等首次报道,据统计其年发生率为1.5/1000,000。该病女性好发,女性:男性=8:2。发病中位年龄21岁,年龄范围为1-85岁。

图1: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引自参考文献1)

①0-1周前驱病毒感染症状;②1-2周精神症状群:妄想、幻觉、躁狂、易激惹、言语改变、思维混乱、紧张、失眠和癫痫;③数周-数月神经系统并发症: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中枢性低通气、癫痫;④数月-数年长期功能缺损:执行功能障碍、冲动脱抑制、睡眠障碍。


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特点


1、儿童、青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2、急性起病,一般在2周至数周达高峰;
3、可有发热、头痛等前驱症状;
4、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认知障碍、言语障碍/缄默,运动障碍和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泌涎增加、中枢性低通气、低血压、中枢性发热等;
5、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儿童和成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癫痫、运动异常、失眠和易怒在儿童中更常见;而精神行为异常则在成年人中更常见。在疾病进程中,与儿童相比成人表现出更频繁的记忆损害和低通气,而较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语言或者运动障碍。

抗NMDA受体脑炎与卵巢畸胎瘤之间的关系


国内关鸿志教授开展一项关于抗NMDA受体脑炎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该研究共纳入220名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19.5%存在潜在肿瘤,女性肿瘤患者100%为畸胎瘤,只有1个男性肿瘤患者为肺癌。

图2:女性伴或不伴卵巢畸胎瘤患者在不同年龄的数量分布(引自参考文献2)

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受体脑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NMDA受体通常由NR1(结合甘氨酸)和NR2(结合谷氨酸)亚基组成。Dalmau等研究发现在5个受检肿瘤中都含高表达NR2亚基的神经组织且与患者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尽管触发免疫反应的机制仍不明确,学者们推测畸胎瘤中包含的神经组织NR2亚基的异位表达有助于破坏免疫耐受。

图3:卵巢畸胎瘤的影像学表现:含脂肪或水样密度的囊性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囊壁厚薄均匀,可出现钙化或骨化。其中脂肪是特征性征象。(引自参考文献3)

图4:卵巢畸胎瘤的术中发现(引自参考文献3)

图5:卵巢畸胎瘤的病理表现:卵巢成熟畸胎瘤中发现骨组织(星号)、脂肪组织(填充星号)、成熟软骨组织(开放星号)、气管纤毛柱状上皮(右箭头)、真皮及其附属组织(填充三角)(引自参考文献3)

图6:在患者肿瘤的病理切片中发现成熟神经组织(星号)(引自参考文献3)

抗NMDA受体脑炎的颅脑MRI表现


35.9%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可见MRI阳性病灶。可表现为散在的皮层、皮层下点片状FLAIR和T2WI高信号;部分患者可见边缘系统病灶,也可超出边缘系统范围。少部分患者兼有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影像学特点。

图7:(A)左侧额叶皮层下白质点状FLAIR高信号;(B)右侧额叶局灶性FLAIR病灶;(C)双侧侧脑室后角白质FLAIR高信号;(D)左侧顶叶皮层FLAIR高信号;(E)双侧颞叶内侧包括海马FLAIR高信号;(F)T1WI示明显脑萎缩(脑体积减少)(引自参考文献4)

诊断标准


(1)下列6项主要症状中的1项或多项:

①精神行为异常或认知障碍;②言语障碍;③癫痫发作;④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⑤意识障碍;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中枢性低通气。

(2)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脑脊液阳性为准(推荐CBA法)

(3)排他

治疗流程和预后


图8:抗NMDA受体脑炎的治疗流程(引自参考文献5)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一经发现卵巢畸胎瘤应尽早予以切除。然而,成熟囊性畸胎瘤手术切除后的长期复发率为4.2%。年龄小(<30岁)或大囊肿(直径≥8cm)或双侧囊肿或较大中枢神经系统成分表达率者复发风险高。对于未发现肿瘤的年轻(≥12岁)女性患者,建议发病后4年内每6-12个月进行一次盆腔超声检查。自身免疫性脑炎如果合并恶性肿瘤,抗肿瘤治疗期间需要维持免疫治疗,以一线治疗为主。

80%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早期接受免疫治疗和非重症患者预后较好。重症患者平均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周期为1-2个月,病死率为2.9%-9.5%,少数患者完全康复需要2年以上。

参考资料:

[1]An update on 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 for neurologists and psychiatrists:mechanisms and models.Lancet Neurol 2019 11;1811(11).

[2]Anti-NMDAR encephalitis A single-center,longitudinal study in China.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20 01;71(1).

[3]Ovarian teratoma-associated anti-NMDAR encephalitis:a single-institute series of six patients from China.Arch Gynecol Obstet 2020 Nov 20.

[4]Clinica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utcome Predictors in Pediatric 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Ann Neurol 2020 07;881(1).

[5]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 2(50):91-98.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路遥知马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