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我觉得“懂事”不是一个好词

 任老师说 2021-04-25

妈妈,我觉得“懂事”不是一个好词

同事姐姐给我讲到班上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 

初一时成绩优秀的“磊磊”(化名),刚上初二突然不怎么爱说话了。

老师耐心地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后,孩子眼泪汪汪地说: 

老师,我不希望别人夸我“懂事”,“懂事”不是一个好词。 

说罢,泪如雨下。

原来,磊磊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妈妈。只要是孩子有一点违逆了自己的想法,就必然会施以言行“惩戒”。 

诸如:小到强调过的书包拉链没拉,会一周不和磊磊说话;大到成绩退步了,会生气到几个月不理睬他。

没按妈妈要求做的小事,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几句抱怨,有时是一声长叹…… 不“言听计从”,就会有“严重”的后果。

所以磊磊从小就很听话,得到的最佳奖励也常常是妈妈“夸赞”的“磊磊真懂事!” 

就这样,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一。磊磊都在学着懂事,想着懂事,也生怕自己不懂事。 

直到有一天,他长大了,有些事情他有自己的主意了, 他“不想懂事了”……他哭着说:他觉得:“懂事,不是一个好词。” 

这件事让我想到了我接触过的很多家长,特别是一些“违纪孩子”的家长。

家长们不约而同的观点都是:他小时候那么懂事,现在怎么会这样啊?

而当我问到“那些懂事的小时候”,家长们多数都会自省的说:确实那时候管得太严了……

这似乎构成了一个悖论:管的严的孩子反而容易违纪。 

这也确乎是一个事实:越是强势的父母,孩子小时候越听话,可大了却越很叛逆。(也有一种情况,是长大了很懦弱)

这样的道理也不难理解:他们确实是孩子,可他们总有长大的一天

我们作为大人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建议确实会给予他们一些筛选优化的方案。

但建议只能作为建议而存在。当建议超越自身内涵,而升格为方法、要求、甚至为“指南”时。建议就已经开始把一个人的世界强加和复制到另一个人的世界上了。

当这个世界的主人没有意识和能力反抗时,他会模仿、接受,甚至取悦。而当他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后,必然会重新审“自己这个世界”里的一切。

这就是“新神对旧神”的挑战。而挑战的起点,必然是旧神奉为圭臬的“秩序”。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强势的家长反而容易产生“违纪”的孩子;为什么孩子会把夸他“懂事”当成一个不好的词。

因为,在“主体意识”的萌发期,他们很可能“分不清对错”,但却一定能“清晰地知道彼此”。很多时候,所谓“违纪”的起点,是他们把此类的行动错认为是“主体的觉醒”,并在自我认知的世界深处鲜明的标识为“无声的反抗”。

很多时候,他们是在用现在的行动,说过去的“不敢说、不能说,没说出”的话。 

这种反抗会随着主体觉醒而逐渐两极化发展,强势之下,不是“蔫儿人出豹子”就是“妈宝男”。 

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必须给“觉醒的主体”留出空间,理性的辨识“建议”和“指南”间的界限,让干预“有所不为”,让强势“留有余地”。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当一个妈妈,把在孩子每一次考试前说的一句话从“要努力”变成“相信你”之后,孩子的成绩反而越考越好。

这就是一个“指南”回归到“建议”的例子,并且“相信你”的建议里,还有了母子间为彼此设身处地的“共情之处”。

因为,“要努力”,意味着:指南在此,与我无关。而“相信你”暗含着:妈妈与你在一起。 

让我们时刻以纪伯伦的诗提醒自己: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似乎都很爱他,你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认为的爱和期待交付于他。

但实际上,你们是两个世界独立的个体。  

 
 

理想  情怀  温度

一个教育者的心路点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