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专题】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风吟楼 2021-04-26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北逆南顺(东经度数增大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

2、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角速度:除两极外,都相等,约15/小时

②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纬度和海拔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

赤道线速度为1670km/h,南北纬30°为1447km/h,南北纬60°是赤道的一半,为837 km/h,由此可判断高、中、低纬。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时差、昼夜交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一)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一天)

区分:恒星日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1)晨昏线的判读:顺着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

(2)晨昏线的主要特点: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2)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为春分或秋分;与极圈相切,为夏至或冬至。

思考:夏至(6月22日)的判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冬至(12月22日)的判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5)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 绘制晨昏线图,一定要绘出夜半球。

(二)产生时差:

1、地方时:

(1)同一经线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度的地方
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差1小时,1°差4分钟。

(2)光照图中确定地方时:

昼半球中央经线(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2、区时的计算:

(1)区时:一个时区的区时就是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如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世界时:即中时区的区时,也是0经线的地方时,又叫国际标准时。

(2)判断时区:

某地所在时区=该地经度÷15°(看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商就是其所在的时区;余数若大于7.5,则商+1就是其所在的时区)。

(3)区时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间隔时间(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

(4)日期的变更:

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规定)0时经线(日期的自然界线):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其余为旧的一天。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即地转偏向力)

(1)规律:顺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南左北右)

(2)河流侵蚀沉积岸判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平直)河流右偏-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河流向哪岸偏,则哪岸为侵蚀岸--河床剖面图中河流两岸坡度不一样。坡度较陡一侧为受侵蚀一侧,即河水偏转一侧,坡度较缓一侧为堆积一侧。注意此规律只在河道较平直时适用)

三、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2、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近快,7远慢)

3、黄赤交角

①大小: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大小为
23.5°(23°26`)

②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③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远离直射点1°,太阳高度角由90°减小1°)

①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日变化: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时。

(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①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②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受太阳直射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3.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半球,则纬度差为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不同半球,则纬度差为两点纬度相加。

4.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 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房屋朝北。

③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④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图片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于赤道处,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5°N,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特点有: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从北极圈到南极圈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赤道昼夜等长。

③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5°S,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特点有: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从北极圈到南极圈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赤道昼夜等长。

④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向南移动,则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与极圈之间,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4、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对应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则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5、昼夜长短的计算:

  常规计算:根据昼弧或夜弧所占比例计算或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规律计算: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的夜长。

END


图片

下载本文档请扫描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或小红圈即可

高考地理(知识星球)


海宁中学地理组(小红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