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治疗中风总结篇

 昵称43570964 2021-04-26

​​今天忙着医院装修,没有时间来写文章,就将群里管理员@白慧易  老师将我视频打成文章,真是辛苦了,省的大家听我乡巴佬结结巴巴的普通话!

       这一期就做一个总结。金匮要略里面还有两个方子治疗中风后遗症,跟大家简介一下,因为这两个方子一般不会单独用。

 

头风摩散

 

第一个讲的是头风摩散,头皮上怕风畏风怕冷。有偏头痛。

 

《金匮要略》头风摩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 盐等分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药力行。

 

发作性的头晕,这边里边的附子一定要用生的,我用过炮附子这些东西都不行,一定要用生的。

大附子一枚,他说是炮,用盐等份去炮,散了沐了,以方寸匕以摩头上以药力行。这个的话我都是认为后人加的。因为我自己试过,。因为我用过炮附子加盐,好像效果都不行、

 

怎么用比较好呢,你就把生附子捣烂或者打粉,把头洗完以后,拿上去擦。

 

讲到这里再给大家重复一遍:前面讲过,很多中风后遗症治的不好的话,他们都是身上痛。这个你可以在头上找到他的痛点或者阴影部,就是西医拍片子的那个阴影部分,你把那边痛点用针灸,用艾灸,用头风摩散去按摩它,让他疼痛的消了,有肿的也给他消了,这样效果特别好。大家都在四肢上身上扎针在按摩,效果不好。

 

第一期我也讲过,前面那个人讲过他跟他爸治疗中风后遗症,他用了这个药,拿它是泡酒跟泡油两种,然后去按摩治疗这个中风后遗症。他说治疗好了很多。

 

前面我有介绍,方子他用的是活络,他用的是中成药,因为他不是不是纯粹的医生,也没有职业医师证,所以他都是开方子让别人到外面去买药,所以他用中成药,大小活络丸啦,特别他喜欢的那个药呢现在基本上停产了,它里面有马钱子,有制川乌,制草乌,这个毒药,而且那个药是慢慢吃,吃到有反应了,手脚抽筋了。叫“伸筋活络丸”。

 

三黄汤

 

这里面还有一个方子叫三黄汤。这个方子也好用,但是一般来说不会把三黄汤去单独用。

 

三黄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篇・附方》)。 【组成】麻黄五分 独活四分 细辛二分 黄芪三分 黄芩三分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

 主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就是说缩紧的, 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芪二分黄芩三分,加减:心热加大黄二分,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分,心悸的话加牡蛎三分,渴加栝蒌根三分,先有寒加附子一枚。大家自己去看原文。这个方子我一般没有单独用,我都是合并在合并在前面讲的那7个方子里面去用。

 

它主要是说背脊疼痛,但是他对某一个病呢就是中风瘫痪里面的面瘫疗效不错,我这个就单独用过,但是中风后遗症没单独用过。面瘫的话,如果是顽固性的,用完了葛根汤什么东西效果不好的话,你可以试一下这个方子。

 

总结

好吧,我整个中风篇已经讲了这是第9期吧。再跟大家做一下总结,总结的也就是这么说。

 

我讲的是第一个总结,第一个是肾气丸症,肾气丸症就是说中风后遗症是摸到他下腹不仁的,你可以用。第二个讲的是侯氏黑散,受寒的中风比较好用。

一般金匮要略里面基本上是以风为主,中风的事它是认为是风邪病而设的:

风寒偏重的就是用侯氏黑散,补虚祛风。

如风热偏重的,就用风引汤,除热祛风。

血虚风热的,用防己地黄汤,养血生血。

术附汤:汤治疗头晕。

续命汤就是说有过敏体质的,

特别是嘴巴不行的,我们叫口瘫的比较厉害的,大概也就讲这么多。

越婢加术汤是出汗,出汗出了过多引起的血瘀突涎,下焦没有力的,水肿的,而且还会有汗出的。

 

再补充几条常用的除了金匮要略里的。有肝阳化风的,就是说一定要是平肝潜阳。张锡纯有一个叫镇肝煎?还是什么的,这个方子还可以用的。

另外还有一个方子,我是比较喜欢用。天麻钩藤饮,自己去查一下,查一下这个书上,这个可以试一试。

天麻9克 钩藤(后下)12克 生石决明(先煎)18克 山栀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温胆汤、涤痰汤

 

另外还有一种他这边也没有怎么讲到的,现在人更多的因为坐着不动,痰饮、痰湿,痰湿里面引起的这种这种半身不足的,半身不遂,两手握固,痰涎盛,牙关紧闭,但这脸色又发白,嘴唇又发紫,四肢不温,你看舌苔都是黄腻的,脉搏也是沉。一般来说像这种的话,我是喜欢用的是温胆汤加减,温胆汤加减,温胆汤加菖蒲,如果体虚再加点人参,用生姜大枣这些就可以。

温胆汤 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60g,陈皮90g,甘草(炙)30g,茯苓45g。

 

另外大家还可以用济生方里的涤痰汤,加减也可以。就说痰饮的,因为弥补一下景观窑炉里面不足的。

半夏(汤洗七次)、南星(姜制)各二钱半(各7.5g),橘红一钱半(4.5g),枳实(麸炒)、茯苓(去皮)各二钱(各6g),人参、石菖蒲各一钱(各3g),竹茹七分(2g),甘草半钱(1.5g),生姜五片

 

另外再讲一个金匮要略这边没有的,气虚血瘀的半边不遂,这种人脸上无华又容易出汗,又比较瘦。严重的也会手脚有肿胀,半身炽痛,肌肤甲错,舌淡白或者有淤点,脉有弦细的脉,或者细涩的脉,多因为气血亏虚,血行障碍,淤血阻络。或者是治疗了很久,中风时间很长,我说到后面一般是我会用到金贵肾气丸治疗肾虚的。但是气血虚的,那就是用医林改错里面的补阳还五汤加减,这个还是不错的。

 

我的意思就是说现在人很少能用到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子。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我刚才说了补阳还五汤等等,苏香活络丸?等等。

 

闭症与脱症

 

就在大家跟大家稍微再讲一点点,因为中风如果是按照现在话说,它也叫做痹症,痹症脱症嘛你要一定要分清楚,就是说最少你要看病一定要分清阴阳。

 

怎么说法呢,如果在家里就突然发现生病了,有很多老师包括我原来也介绍过四肢放血这边太阳穴放血,还有脚上放血,这个是对那种痹症是比较好,他可以放完血以后让它有通道就不会痹到这边,但是如果是脱证,阳气虚的,我不建议这样放血。

 

讲讲这种情况,最好就是用艾灸去灸的,我应该也讲过。也就不多啰嗦了,查一下原来的文章。我救过一个94岁的老人家,那时候我还在国外,他出现这种情况,我叫他家里用艾艾灸把他抢救过来,然后给他送到医院就好一点。如果这种去放血那是不对的。

 

中风后遗症的问题太多,我主要是想讲一下,大家尽量用一点,可以说是我们金匮要略里、伤寒论里的方子。

 

我还跟大家再讲一个,其实伤寒论里面一些还有蛮多方子,有时间我会跟大家可以介绍。

 

比如说我前面也讲过了,春节前是某一个医院的医学部的一个领导,我不好说名字,我小孩子在那读书,他是经常照顾我小孩,星期六星期天会带我小孩子到他家里去吃饭,因为我小孩子是在外面读书,所以对他们是蛮好的。然后这个领导出现了问题,让他找我,我就用了葛根芩连汤加大量的山楂,吃掉它。他这个病是拉肚子,因为他是在医院吊针,大家知道医院吊了那寒饮针,进了寒凉以后,如果是脱证掉这种针效果更不行,他是热证,体质还好但是也引起拉肚子,一天拉好多次,晚上都要起来两三次。

 

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跟着这个中风后遗症治疗,我是根据他的症状。

 

讲到这里再重复一点,所有的好的医生是从脉辩证,你不能从病着手,你不能说他出现这个病你就用这个药,我们完全可以放在伤寒论这里面来去做,比如我把这个病属于三阳的病还是三阴的病,还有属于金匮要略里面的病啦,等等,这样你去做中风后遗症的效果比较好。也不只是中风,是所有的病也都是这样治疗。

 

好吧,我再讲就啰嗦了,也会得罪人,就讲到这里吧。再见,谢谢大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