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咏史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1-04-26

咏史

没等坑灰断烬消,咸阳殿上已萧条。

秦家故事唯余马,楚国传奇只见腰。

宿草萋萋骊岫墓,宫灯晃晃霸陵桥。

今天我哂当年事,可懂荣衰一步遥?

【注释】读唐李商隐《柳》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记于2021年4月25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还没有等到坑灰尽冷断烬烟消,咸阳的宫殿之上已经败落萧条。秦家的故事只剩下了那一匹鹿马,就如同楚国的传奇只剩下了一个个细腰。隔年之草萋萋荒荒,这才是真正的骊山墓,闪闪的宫灯摇摇晃晃,那是改朝换代了的霸陵桥。到了今天,我真是很哂笑春秋战国时的那些事,他们可曾懂得,或荣或衰,只不过是一步之遥?

首联中的“坑灰”,指的是焚书之灰,见唐代诗人章碣的《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一联中的“断烬”,指的是建筑物等被毁坏焚烧后的残馀,见唐代诗人唐彦谦的《克复后登安国寺阁》诗:“千门万户鞠蒿藜,断烬遗垣一望迷。”

颔联中的“秦家故事唯余马”,指的是秦朝留下来的指鹿为马的典故。

这一联中的“楚国传奇只剩腰”,指的是楚宫细腰的典故。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用典见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词四首》其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又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梦泽》诗:“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还有唐代诗人许浑的《楚宫怨》诗:“细腰争舞君王醉,白日秦兵江上来。”

颈联中的“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见《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后多用为悼亡之辞,如晋代诗人陶潜的《悲从弟仲德》诗:“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又见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赠康老人洽》诗:“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这一联中的“骊岫墓”,指骊山墓,即秦始皇墓,骊岫,指骊山,见唐代诗人沈亚之的《宿后自华阳行次昭应寄王直方》诗:“暖色鲜驪岫,寒声别雁羣。”又见唐代诗人林宽的《寓兴》诗:“茂陵驪岫暗,过者暗伤神。”还有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骊山有感》诗:“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这一联中的“霸陵桥”,即霸桥,因灞水西高原上有汉文帝霸陵,所以这样称谓,见唐代诗人卢尚卿的《东归诗》:“九重丹诏下尘埃,深锁文闱罢选才。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自从玉帐论兵后,不许金门谏猎来。今日灞陵桥上过,路人应笑腊前回。”宋代诗人柳永《少年游》词:“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又见元代剧作家吴昌龄的《张天师》第三折:“直至大庾岭边,霸陵桥外,勾将梅花仙来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