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身上出现这些表现,说明对孩子的爱不足,家长需要弥补了

 杏妈育儿 2021-04-26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能遇到一些人,她们不苟言笑,处事过于冷淡严肃,有人说,她们不容易交往也有人认为这是她们城府深的表现,可事实上,这类人多半在童年内心缺爱。

其实,她们活在人群中并不开心,还可能伴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压抑的情绪问题。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和他们的童年有关。

为了避免我们的孩子成长为这种人,我们一定要学会关注孩子,当发现孩子的身上出现了如下表现,那就说明,你的孩子需要你的爱了,不管你有多忙都要学会如何爱孩子,并用正确的方式,弥补孩子的内心对爱的缺失。

第一种表现:做事瞻前顾后,交友困难

一个内心缺爱的孩子是不敢“造次”的,她们多半表现得胆小而懦弱。选择时会显得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当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时,多半会因为缺乏自信而无法顺利地结交到新朋友。

相反,那些内心充满爱的孩子开朗大方,与人为善,每到一处,自然就有吸引人的魅力。二者相比,后者在社会上的发展自然会更为顺利。

第二种表现:失去自己讨好别人

讨好别人可以,但如果我们的孩子讨好别人到了丢失自己的程度,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你的孩子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对自己不认可,不认同,甚至还可能会发展成讨厌自己等地步。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谦让可以,但谦让过度也是病。

为了治疗孩子的这种病,唯有被父母深爱着,这样孩子才能自信,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喜欢自己,就像妈妈爸爸喜欢自己一样的喜欢自己。

第三种表现:刻意在父母面前表现

在笔者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她为了得到学生会主席的殊荣,不惜用尽手段,不但伤害了竞争对手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后来学校调查时才知道,原来他这样做都是想讨好自己的父母,让她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其实是很优秀的。

可以说,这样的孩子即便是成绩好,有了社会地位,人格也是缺失的,她们可能一生都不会爱,也感受不到别人的爱。她们一心只想得到父母的认可,日后得到别人的认可,一辈子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这样的人不可悲吗?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缺爱的表现时,我们又该如何弥补呢?

首先,我们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认可赞扬。

其次,一定要拿出更多的时候来陪伴孩子,和孩子一同成长。

最后,给孩子拥抱,就算不能时常在孩子身边,你每天的一个电话,一个视频也是对孩子爱的表现,孩子都会感受得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