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洛伊 最近看了大名鼎鼎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本史诗的历史地位很高,被称为西方文学的鼻祖,讲的是特洛...

 redwineczy 2021-04-26

最近看了大名鼎鼎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本史诗的历史地位很高,被称为西方文学的鼻祖,讲的是特洛伊战争,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特洛伊木马的那个特洛伊战争。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想看来着,但又没想看到马上就看,就一直拖到中年才看。看完书还重温了一遍04年的大片特洛伊,基本就是以这个史诗为脚本的,那时正是好莱坞鼎盛时的荣光,拍得确实是好,无论剧情的展开,场面的宏大,各种细节,放在今天看也都是超高水准。

所以本文其实是一篇读书感想。

特洛伊战争是否真实存在,其实还存在争议,但这不重要,不管有没有发生过,它都已经被刻入了西方文明的基因中,长存于人类的文化中。

发现特洛伊和封神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

特洛伊战争的背后不是抢一个美女那么简单,是来自奥林匹斯山上一堆不靠谱的神所引起的纷争。是安排出来的一个剧本,让人类去演,还安排了不同的英雄和故事线。封神演义也是仙魔介入周商之争。所发生的年代也比较接近,特洛伊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193-1183年,封神演义的背景武王伐纣则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这两场神仙引导并参与的人间战争,东方和西方,相差不过一两百年,都被记录下来做了详细的描述和修饰。前者留下了伊利亚特,后者则被写进了封神演义。

两者的共同点至少有:

1两场战争的发生年代接近

2都是神引导并参与的人间战争

3无论是人还是神,他们似乎都提前知道自己参与的是一场永垂不朽的史诗般的战争。

4两场战争都是由女人引起(至少从表面看就是这样),海伦和妲己,穿透到各自背后都有一个女神,纷争女神和女娲。纷争女神因为没有受邀参加宴会气不过而挑起事端,最终使阿芙洛狄忒帮特洛伊的小王子拐走第一美女海伦从而给了希腊人攻击特洛伊的理由。女娲则是因为被纣王赋诗轻薄而设计报复驱动了周代商的进程。他们的理由都是因为生气。

5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巨大,伊利亚特公认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封神演义虽然没有排入四大名著,但它在民间的耳熟能详程度一点不输给四大名著。

前4条总是让我产生一种浪漫主义的想法,忍不住想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东西方的两个最有名的战争故事会有如此多的相近之处呢?当年是不是在东西方真的同时出现过一种现在被称为“神”的生物,他们是否干预了人类的一些活动,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最终在文字不够发达的年代,这些确实发生过的事,被口口相传的传承下来,一直到推崇科学的现代,被理性的现代人认为是古代弱小的人类经过了再创作的虚幻的神话故事?

东西方民间创造出来的故事存在着这样的共同点:都喜欢英雄,都对超自然的神有所敬畏,但同时又都忍不住将理应高高在上的神凡人化,不光使他们具备凡人的心性,更让他们同样屈从命运的安排。神再大,命运也比神大。从逻辑上确实这样子比较合理,神不可能无所不能,神也要服从命运,不然故事就不可能平衡也不可能圆下来,所以最浓墨重彩的一个逃不掉的要素就是宿命论。

这两部神魔文学作品(姑且这么硬给定义把,不要计较细节)里,能看出东西方对于命运的解读是有很多共通点的,同时也有明显迥异。

非常神奇又蹊跷的是,那些受众广泛的开放性伟大作品,我们往往无法把握住仅从故事角度来表达的最高级别的意义所在。你一步一步往上问,最终发现得不到答案。比如,奥林匹斯众神为什么要参与特洛伊战争呢,是出于无聊搞事情,还是出于好玩或者好斗,还是其本身也只是不由自主的处于命运的大漩涡中而演绎这一场戏?没有答案。封神演义的顶层设计则更为莫名,为什么双方阵营死了的最后都封了神,封神是一个好的归宿吗?从字面意思看,成神肯定好啊,既然都能封神,那还打个啥,你死我活的有那么重要吗?同样没有答案。进入自媒体时代后网络上比较主流的解读是:封神是一场强行召开的招聘大会,为了给神界抓一批打工人干活的,一律是销售总监创意总监执行总监,官封得很大组织却不发工资,自己凭本事去人间要提成(香火)。如果这些故事不是真实存在,而是在岁月长河中被人们创造加工出来的,那么历史为何把不同文明的古代故事讲出了如此一致的格调和感怀。

它们都不约而同的给出了对命运的态度。以希腊神话为主的西方神话体系都把命运作为最大的规则,每个神也好英雄也好都在出场的时候就安排好了命运。感觉神话的创作者(们),仰视着塑造了高高在上的神,但是同时又居高临下的给它们的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违和感十足。从某种角度来说,神话的受众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设定,受众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同时又是创作者。命运的承受者承受着命运的创造者的命运,创造出了属于命运创造者的命运。西方文学对命运的创造充满了自得其乐的某种互动,神和英雄的命运可以是巧妙循环充满各种神奇传承的,故事的视角是人像,以人物为单位,就像史记那种视角。而以封神为代表的东方类神文学创作,则更倾向于把人物装入故事中,在历史的大框架下揉出各种人物。共同点是人物都很鲜活,很有力量。我们都很容易记住那些英雄人物,但相比来说,希腊英雄更具形象感,仅以伊利亚特和封神演义的内容来比较,比如阿喀琉斯,他对自己原则的坚持,对荣誉的执著,对好朋友之死的愤怒与愧疚,都充满爆发力。封神里面,即使是姜子牙和哪吒这些最丰满的人物,都还是充满符号感,只是在他所处的身份和命运冲突中发挥,而缺少真正的充满人性的真实感。

从技术角度来说,伊利亚特的阅读体验其实比较一般,除去翻译原因使它打了折扣,整本书最让人震惊的是几乎有一半是定语,随便说个啥都要加定语,径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神样的英雄阿喀琉斯,阿伽门农就阿伽门农嘛,非要用阿特柔斯之子来称呼,等等。不过这也是西方史诗文风的浮夸特点也是精华所在,而且拗口的希腊人的名字也比较干扰记忆,不集中点精神就容易给看乱了。但还是不得不说,伊利亚特所讲述的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文化赋能真的太强了,虽然故事大概讲啥本来就知道,文字也比较普通,但依然能一路看下来,看完后还很有阅读的满足感。

阅读伊利亚特的时候,就像终于见到了一个认识已久但第一次见面的老朋友,有些不达预期的小失望,但还是有很平静的一种满足,这种感觉,就像年轻时第一次去西安,洛阳这些历史积淀够深的古都时的感觉,人生还是一片迷雾,来到一个文明记忆深刻的城市,似乎能触碰到历史的脉搏,承载着古代留下的一些深邃的信息,很奇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再找不到这种感觉,过于理性和经验之上后,到哪看到的都是商业化的进度,唏嘘一番究竟还幸存下多少真正的历史砂砾,又多了多少加工过的套路。热闹自信更有活力的新文明总是会覆盖历史的陈旧,在长久历史中留存下来的文字和颠沛流离辗转反复的记忆,更加珍贵。或许,这是经典书籍最让人沉醉的地方。至少快餐文学不会使自己留下这些突然冒出来的碎碎念叨,而荷马史诗会。好了不说了,我要去看奥德赛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