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窑变釉的鉴定及市场行情分析!记得收藏!

 灯下悦读 2021-04-27

窑变釉瓷器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称呼,在我国古代以往的烧造历史中,凡是开窑以后瓷器成品形成了非预期的特异形状或釉色,并且具有区别于规矩瓷的明显美感,这类瓷器都可以称之为窑变釉。也就是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没有将窑变釉视作一种单独的瓷器种类。烧造瓷器,凡在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者,都可说是“窑变”。

《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总而言之,窑变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等数种。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

传 奇 之 路

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明代时,人们还是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被认为是"怪胎",统统销毁。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出来的窑变釉瓷也是多被捣毁。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甚至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窑变釉又因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如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

制作

窑变釉是釉汁在窑内发生化学变化后形成的,外观上表现为各种釉色相间相融,色彩变化新奇。清代窑变釉品种主要是仿鈞釉和炉鈞釉。仿鈞釉即仿宋代钧窑的釉色。炉鈞釉始于雍正朝,是低温釉。制作时,先高温烧好涩胎瓷,再施釉,最后入800--900°C的炉内,两次烧成。因它的釉是二次入炉烧成的,且釉面仿宋代鈞窑窑变,故名。炉鈞釉瓷多见于清雍正、乾隆两朝。

为何窑变釉的价值一路走高

1、存留下来的数量不多

雍乾两朝,窑变釉瓷器不断繁盛,达到一个鼎峰。如今收藏市场上的窑变釉瓷器,大部分都是来自清代,其次有一部分是宋元、民国时期,极少见其他朝代的。但是宋元时期毕竟没有将窑变釉瓷器列为单独的品类,很多窑口烧出窑变釉以后甚至以之为不祥之兆,故而留存数量不多,能够传世者皆为难得的珍品。近年来,清代窑变釉瓷器的拍卖价格一直走势上翘,很多藏品的拍卖价格在几十万、上百万都是很常态化的情况,不少藏品年均涨幅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或更多。

2、有历史研究及艺术价值

历史研究价值:

清代窑变釉瓷器的制造才是真正能够通过人为配料、火控来初步掌握烧造呈成果的,这种技艺可以说是集大成之法,其研究价值巨大,是后人完全有据可依的典范,自然更深受追捧。历史时期的产物能反应出时代的发展、文化、政治等。

艺术价值:

清代窑变釉瓷器尤其是官窑变釉的艺术价值。清代瓷器制作本身就是我国制瓷业的一个鼎峰,尤其是清三代期间,绝美佳品数不胜数,清代窑变釉瓷器价高者仍以官瓷为主,并且雍正、乾隆两朝的作品普遍高于清晚期窑变釉瓷器。民窑作品中,窑变釉瓷器价格破百万大关的较少,品相好的大多在几十万左右,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窑变釉收藏初入之选。

3、径时间的演变

这些瓷器经历了清晚期的时局动荡、抗日战争的洗礼和后期大大小小很多纷乱的局面,能够流传或者回到今天的中国的拍卖市场上,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其次,比清朝更早的时期,不论是否外销,窑变釉能够留存下来的数量则更加稀少,其所占市场份额本就不大,升值空间虽然很好但是也有一定膨胀限制。

价值分析及行情

自打楼市和股市淡出投资人群的拼杀后,中国古董拍卖一军突起,其中以中国瓷器拍卖市场最为火热。自2005年至今瓷器拍卖场场都创下佳话!中国瓷器拍卖曾经让人疯狂!中国官窑瓷器拍卖让人看不懂!如你有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规拍卖行进行拍卖,可与福羲拍卖行小芳经理洽谈,壹玖壹,叁柒陆,贰柒叁伍玖“中国瓷器拍卖让古董投资商惊叫!中国瓷器拍卖让是人重新认识中国古董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中国官窑瓷器拍卖一直屡创佳绩!

2018年,某秋拍专场上,一件清乾隆 窑变釉仿古弦纹双耳罍式尊, 高34cm,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2,600,000-3,6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5,060,000元,。

2017年,某拍卖公司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 窑变釉铺首耳尊, 高26cm,最终成交价格:RMB 4,830,000元 。

2016年,某拍卖专场,一件清乾隆 窑变釉双系梅瓶, 最终成交价格:RMB 3,590,920元,

2013年某拍卖的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 窑变釉铺首蒜头瓶, 高24.2cm,最终成交价格:RMB 4,968,000元,

2004年,在中国推出的“飞鸿阁藏瓷”单色釉专题拍卖中,一件清乾隆窑变釉莲蓬口瓶获价165万元,是该专题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一件。

2005年某春拍上,一件高17.4厘米的清雍正窑变釉贴浮雕螭龙尊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成交价达258.4万港元,是目前窑变釉瓷器中的最高价。

2006年某春拍,一件清雍正窑变釉三牺瓶拍得224.8万港元的高价

通过以上瓷器拍卖市场上的天价数据就能分析出藏品价位越来越高,成交瓷器越来越好.但是从这个数据来看,也能看得出整个瓷器拍卖 买方市场回归理性的趋势已经强烈体现。中国古董收藏,瓷器收藏,由开始的喜欢收藏到现在的投资追逐,引发了瓷器拍卖高潮一浪又一浪,但是人们在花大把钞票造就天价成交的趋势也在演变。初级开始的感觉是老的就去买,看着像老的也去买,没有认证,没有鉴定,因为没有资历去认证和鉴定它。但是面对现在火热的买方市场,提供给很多的卖方机会,但是当所有的机会都撞到了一起,就出现在炒作,市场价位虚高,现在终于出现在价位回落,理性分析购买,将过热的市场拉回到了理性区间。但是,天价瓷器拍卖市场仍然出现,前提是你的藏品值个天价,你的瓷器拍卖够得上天价。所以,当你手中的瓷器想参加拍卖时,你会迟疑你的藏品价位能否拍卖出高价,或者纠结于能否拍卖成功时,你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你的藏品他所富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一分价钱一分货,只要你的藏品好,高价成交才是硬道理。

那么不管你是收藏还是出手,鉴定就变得无比的重要了,接下来福羲小芳给你分享如何去鉴定窑变釉。

1、胎、釉

不同于祭红、豇豆红只烧制官窑,窑变红釉瓷器官、民都有大量的生产烧造。窑变釉瓷器的胎子为白色,由于施釉厚的原因,胎体为了抵抗釉水带来的压力以及熔融时流动造成的拉力,相应的较青花、粉彩及其它颜色釉瓷器胎体都厚重些。

在雍正创烧后的前几朝中,由于窑变釉胎体的厚度及造器拿捏的精准优美,发色的变化也较为丰富,虽然玻璃光不强,但釉质沉稳油润,有较强的吸胎之感。

清末民国时期,窑变釉的烧造主要是以大面积的红色为主,蓝色、白色、黑色等其它颜色在瓷器上出现的非常少,而此时大件器物的胎体逐渐变得厚重,瓷泥的密度也有所增强,导致釉水在胎体上有飘浮感,玻璃光非常的强烈。

雍正时期的窑变红釉器物施釉较厚,釉面多丰莹润泽,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光亮夺目。亦有少数器物光泽感较弱,显得比较凝重、浑散。釉面上偶见有细碎的开片纹理。器物底足处一般都经过磨平加工,胎釉交界处极为规整,没有垂釉现象。圈足露胎处多为浑圆的“泥鳅背”状。民窑器底部有明显的旋痕

晚清民国时期的窑变釉吸烟情况较少见,器物口内的纹片釉色青白,釉色红而不黑。烧造过程中,铜红釉还会在火的作用下,把前排匣钵内的铜分子带走而落到后排的瓷器上,会出现极为少见的玫瑰紫色,这种釉色表现出较强的光润及较强的玻璃质感。

乾隆初期器物的胎骨基本上沿袭了雍正时的特征。后期,胎质的坚硬、精细和洁白程度比雍正时略显逊色,胎壁也稍厚一些。民窑器物的胎质有很多都可与官窑相媲美,但也有一部分质量较差。

2、款识和造型

咸丰年款为“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两行楷书刻款。同治时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两行楷书阴刻款。光绪时为“光绪年制”四字两行楷书款或“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三行楷书刻款。宣统时为“宣统年制”四字两行楷书刻款。但这一时期的年款一般和前期相比均比较少见。造型雍正多小件器物;从乾隆朝开始,中大件琢器(瓶、罐类)成为主流,但在器型上各个时期会稍有区别。

窑变釉瓷器的官窑款识,主要有篆书、楷书两种阴刻款识,再上面多施紫金釉用于美观,也有不施底釉的器物;民窑无款。由于烧造的原因在出窑后必须将圈足做特殊的打磨处理,官窑处理的好一些,光滑不缺釉,而民窑就较差,缺釉甚至缺胎的现象很普遍,也算是正常现象。

3、类型

据《南窑笔记》载,清代生产的窑变釉,虽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著名的如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品种。

窑变釉产生出于偶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这种效果不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所以在形态上会呈现出各种不同形态,这种美也是不可仿制的。俗语有云“窑变无双”,可谓之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关于福羲小芳分享的窑变釉的鉴定要点及市场行情的分析,欢迎大家评论,福羲小芳在评论区等着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