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许多老师的指点,网络上的学习,八年多的习练,悟出一些学好拳的要领,今概括为“心静、意领、松沉、撑圆、行稳”十个字,分享给大家:一、心静“心静”是练好太极、气功等最重要的、最有效、也是最难的一条。对我而言,七八年了,每天早晚练习,没有一次静心地打完一套拳,思绪总不由自主地飘向太极拳之外,杂念影响了动作的规范、气血的顺畅,形成貌合神离的状态。这样极大影响太极拳的提高,健身效果的提升。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做到心收回来,想好要领;气沉下来,蓄势待发。二、意领书画中常用到“意在笔先”这各词,在练拳时,也要“意在动前”,即“心中有数、意动身随”。要求用意识(指想象力)引导点点滴滴、所有的动作,把自己的意念、气息等融入到动作之中去。但前提是,尽快了解太极拳每个动作的名称、原理、含义、要领等,细细体味其中的奥妙、韵味、熟悉套路,不能过多的外形模仿、无意识的跟随,不讲数量求质量,最终让太极拳成为与自己融为一体的好东西。三、松沉松沉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太极拳最大的健身效果是促进身体气血流通。只有,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才能有气血的畅通,身体的下沉,才能做到“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动如抽丝、步似猫行、绵绵不断、一气呵成”。 所谓“松沉”,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以意导松,意到气到,气到形松,意念关节、肌腱、周身放长、放大。
四、撑圆
世界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就是圆周运动,大到天体,小到原子电子。太极拳运动也是如此,一投足一抬手,都是走弧线、走圆圈。练拳意念中必须让四肢及各部位要撑圆、要让每个动作带有弧形,要与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相吻合。太极拳通过这种撑圆的活动的锻炼,使得动作中形成一种内力,圆洛自然,貌似软弱,实际是运用气血筋肌之力,内含坚刚,威力无比。五、行稳行稳是太极拳最基本的要求。指的是:稳住心神,下盘稳固,运行平稳。即打拳时平衡稳定、中正安舒,圆活连贯,这也是衡量一个人太极拳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行稳的要领:虚领顶劲,颈部在打拳过程中不可以主动的乱动;腰胯严格按照要求动;脚掌后跟,抓地踩实。“稳”中习练太极拳,可以从容地将太极拳的各种具体要领和要求练到身上来,练拳质量自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最终目的。看好就按下赞、在看、转发一下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