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酒引起酒痰/饮病/口疮/噎膈/的调理方法

 各种药方 2021-04-27

一、酒痰

1、治酒痰停滞胃脘方———化痰丸(又名顺气消食化痰丸)。半夏(洗)、天南星(去皮膜)、白矾、皂角、生姜各500克,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炒紫苏子、炒莱菔子,炒杏仁(去皮尖)、葛根、炒神曲、炒麦芽、山楂、炒香附各24克。前五味水煎至天南星无白点为度,去皂角不用,晒干火焙,后入余药末,姜汁浸,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耀9克,临卧食后茶汤送下。

[适应证]嗜酒者脘腹胀闷,呕吐痰涎,不思进食等酒痰诸证。

[出处]《瑞竹堂经验方》。

2、治酒痰呕吐方———栀连二陈汤。半夏12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山栀子10克、黄连6克、甘草6克。用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分2次服。[适应证]胸满饱胀,懊!烦闷,呕吐痰涎。

[出处]《症因脉治》。

3、治酒痰胃脘痛方———三花神丸。甘遂、大戟、芫花(醋酒拌炒)各15克,牵牛子60克,大黄30克,轻粉3克。共为细末,泛水为丸,小豆大,初服5丸,以后每服加5丸,温开水送下,日3次,加至快利后却常服,病去为度。

【适应证]酒积食积,痰饮呕逆,中满腹胀而疼痛。

[出处]《宣明论方》卷八。

4、治酒后脘腹胀满方———诃黎勒散。诃黎勒皮30克,草豆蔻15克,人参15克,木瓜15克,桔梗15克,桂心15克,炙甘草15克,木香3克。捣为粗粉备用。使用时每取上方药粉10克,用清水100毫升,煎煮片刻后加入姜汁3耀5毫升,去渣饮服,每日1次。

[适应证]治酒后痰滞,心隔不利,脘腹胀满等症。

[出处]《太平圣惠方》。

二、伤酒饮病

1、治酒饮停积方———海藏五饮汤。旋复花、人参、陈皮、枳实、白术、茯苓、厚朴、半夏、泽泻、猪苓、前胡、桂心、芍药、甘草各等份。每两分四服,水二盏,加生姜10片,同煎至七分,取汁,温饮,不拘时,忌食肉,生冷滋腻等物。[适应证]酒后伤寒饮冷过多所致的饮病。

[出处]《医垒元戎》。对于因饮酒而有饮者,宜加入葛根花、砂仁治疗。

2、治酒饮内积方———温中化痰丸。青皮、炒高良姜、炒干姜、陈皮各150克。共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克,汤饮送下。

[适应证]痰涎并多,呕哕恶心。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三、伤酒口疮

1、治伤酒口疮方———清胃泻火汤。连翘、黄连、黄芩、山栀子、元参、升麻、生地各10克,桔梗、葛根、甘草各6克,薄荷3克。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

[适应证]长期嗜酒,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口干臭。

[出处]《寿世保元》。

2、治伤酒口疮方———泻心导赤散。生地15克,竹叶、黄连各10克,木通、甘草各6克,莲子心3克。用水煎煮,取汁,分2次服。

[适应证]口舌生疮,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不止,舌红无苔。

[出处]《医宗金鉴》。

3、治伤酒口疮方———泻黄散。甘草10克,防风12克,石膏15克,山栀子3克,藿香2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耀6克,日服2耀3次。

[适应证]饮酒后口燥唇干,口臭生疮,心烦口渴等。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4、治伤酒口疮方———玉女煎。生石膏15克,熟地黄9克,麦门冬、知母、牛膝各6克。用水煎煮30分钟,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

[适应证]饮酒后口干生疮,糜烂疼痛。

[出处]《景岳全书》。

四、伤酒噎膈

1、治伤酒噎膈方———五汁安中饮。韭汁10毫升,牛乳30毫升,生姜汁10毫升,梨汁30毫升,藕汁30毫升。将五种汁液混合煮沸慢慢服用。

[适应证]长期饮酒所致的噎膈。吞咽时食道干涩而痛,进干食硬食困难,但汤水可下。

[出处]《内科学》(上海中医学院)。

2、治伤酒噎塞方———通幽汤。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桃仁泥、红花各0.3克,当归、炙甘草、升麻各3克。共为粗末,水煎去渣,调入槟榔细末1.5克,食前服。

[适应证]饮酒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难。

[出处]《兰室秘藏》。

3、治伤酒噎膈方———启膈散。沙参、丹参各9克,茯苓3克,川贝4.5克,郁金1.5克,砂仁壳1.2克,荷叶蒂2个,杵头糠1.5克。棨共为粗末,水煎服。

[适应证]长期嗜酒,咽食梗噎不顺,时发噎气,或疼痛,或食入反出。

[出处]《医学心悟》。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b1ff550102wyqr.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