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一一反求诸己

 tjboyue 2021-04-27

反求诸己

太极拳一一反求诸己

在中国传统技艺中,有很多通过高维智慧,进行自我体验的“悟”而获得,故称之为“内学”。“内学”即通过内证体验来实现,但“内证”体验知识大多数是难以语言文字传授的(波兰尼曾提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反求诸己”是传统的修炼方式,但传统的文字语境,比如太极拳中的阴阳相济,动静等观,攻防一体等复合概念,以及气呀、神呀等,过去基本上是常识,这些概念由于缺乏现代语汇的转换,今天的人们大多已经不知所云了。

北京大学教授刘丰首次运用近几百年来人类从新的知识发展中总结出来科学语境,清晰的解释了许多模糊的复合概念(但他的无穷大的思维维度,走入了新的不可知论)。我用刘丰的维度理论来理解佛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识见禅机,并以此例解释太极拳的概念。在惟信禅师眼中,有三种不同识见的境界:即“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庸见;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识见;依前见山只是山,水只是水者,即心中之山,心中之水,是真知见”。惟信禅师经过三十年的修炼成果,最终认识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惟信禅师的感悟,过去我只是心领神会,其实似懂非懂。

如果用思维层级来解释“山还是山”的禅机,这个道理就浅显明白。我们最初看到的“山就是山”,是上一维度的投影的“相”,把山之“相”认为就是山,这就是庸见。第二层次“见山不是山”,说明修炼者已经发现第一层次认知的虚妄,所见之山只是真实山的虚相。通过三十年的修炼,到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一层次,说明已经提高了一个思维度,找到了投影源,直接看到了山。所以,从“见山是山”到“见山还是山”的认知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对现象的认知提高了一个思维度,就容易得到本质上的认知。

用“山还是山”这禅机来解释太极拳的“松”:起初松是不用力,然后松不是不用力,最终松真是不用力。可见,对太极拳“松”的认识,也不是凭经验或习惯能理解的,需要有一个思维转换和认知升华的过程。另如“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可以理解为:“太极不动手”是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发现不是“手不动”;第三层级结果真是“手不动”了。

换一角度思考,不必纵向提升维度,若遵循中国道家“顺则凡,逆则仙”的修炼模式,是否应该“返道而行”?如果能从四维、三维层级逐渐降维,这样的修炼简单得多,只需要把三个层级归于零维。零维是一个无穷小的点,有太极拳修炼成功者自我感觉能够把自己的三维全身缩微成一个流动的“点”,以这个“点”来击打化发。而零维就是佛家的“空”,道家的“无”,就是所谓的“宇宙智慧”。就像数学家一样,将方程式的元次降低,就减轻了解题的难度。同理,若把现实问题的维度降低,解决起来也相应就简单得多。所以道家“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观念,本质上就是降维方法。太极拳论所说“多误舍近求远”,大概也是这个意思罢。

可见,学习太极拳,首先要求革新观念,提升思维高度。在理论上超凡脱俗,在实践中才能事半功倍,更上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层楼就可以欣赏到更多的风景。当然,我们还应该保持谦卑的心态:虽然“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