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钢琴泰斗丁善德,今年110岁了 | 对话其女丁柬诺

 山空天入海 2021-04-27
图片

丁善德

(1911年~1995年)

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昆山。1935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钢琴本科。师从俄籍著名钢琴家查哈罗夫,成为我国首位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及第一位录制唱片的钢琴家。1941年创办上海私立音乐专科学校。此后专事于作曲。1945年发表成名作钢琴组曲《春之旅》。1947年留学法国。

解放后,历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在培养作曲人才、发展我国音乐事业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作品涵盖交响曲、室内乐、钢琴曲及艺术歌曲等广泛领域,著名的有《长征交响曲》、大合唱《黄浦江颂》、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等。创办“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担任音乐家协会及对外友协副主席期间,组织“上海之春”历届演出并多次代表中国担任重大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丁善德

中国音乐里程碑式人物

他为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他的努力下

如今更多的中国钢琴家

投身于中国钢琴艺术的事业中去

钢琴家王鲁和朱昊冰

便是其中的一员

这些年他们活跃在世界各地

为中国钢琴文化艺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片

左起:王鲁、丁柬诺、朱昊冰、邹野

在近日即将到来的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两位钢琴家又将携手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男高音歌唱家周进华教授,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赵丽丽,以及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柳鸣、大提琴首席朱琳共同献演“传承经典 致敬大师——纪念丁善德先生诞辰110周年”专场音乐会,该音乐会也是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大师纪念”版块中唯一一场音乐会。

而更具特殊意义的是,本场音乐会致敬的大师——丁善德先生,正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创始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办最早、延续最久的音乐节。

图片

丁善德

六十多年来,“上海之春”始终坚持新人新作和群众性音乐舞蹈活动的传统,热情弘扬中华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积极吸收世界优秀音乐舞蹈文化,大力推动中外艺术文化交流,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如今,青年音乐家们在这个舞台上,向音乐节创立者致敬,更是体现了薪火相承,不忘初心。

本场音乐会由

丁善德先生 之女——

丁柬诺与丁芷诺两位教授担任艺术指导

为了更深入了解作曲家的

创作追求与艺术观念

在音乐会前夕

钢琴家王鲁和朱昊冰

与 丁柬诺老师 进行了一次

关于中国钢琴艺术“寻根”的深度对话

丁柬诺

中国元老级钢琴家,教育家,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黄金年代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吴乐懿教授和李翠贞教授。她是我国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丁善德先生的大女儿,享誉国际的中国指挥家余隆的母亲。

对话丁柬诺

music talk

 

橄榄古典音乐x朵云书院《肖邦简史-跟着肖邦游波兰》沙龙活动上,王鲁演奏肖邦《玛祖卡舞曲》Op.17,No.4片段

王&朱:丁老师好,第一次见到您还是在我们的恩师王建中院长家里,当时我们演奏了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您当时在演奏方面给出的许多建议,实际上促使我们开始思考中国钢琴艺术的传统来源于哪这个重要问题,您能向我们大致介绍一下中国钢琴艺术在上海发轫的来龙去脉吗?

丁:谢谢,这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在我看来,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中国钢琴艺术的起源之地。当时国立音专有一位从前苏联请来的钢琴专家扎哈洛夫,还有一位从意大利来的钢琴专家梅百器。

扎哈洛夫带来了俄国学派的钢琴演奏理念和训练方法,梅百器则推崇意大利钢琴学派。这两位人物可以说对中国钢琴学派的建立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在中国第一代钢琴演奏家中,大多数均师从扎哈洛夫,而我的父亲是扎哈洛夫的第一位学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举办钢琴独奏会的钢琴家。

之后,包括周广仁,朱工一,陈钢等中国学派的重要钢琴家-教育家们都师从我父亲。所以,中国钢琴演奏学派的理念最初源于苏联学派,后来吴乐懿先生旅法,李翠贞先生旅英又带回来欧洲学派的新的理念和训练方法,而这些人都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当时的上海国立音专),中国钢琴艺术自此发扬光大。

图片

丁善德

丁:在那个中国钢琴的黄金年代涌现出了众多钢琴演奏大师,包括刘诗昆,殷承宗,傅聪,顾圣婴等人。改革开放后,又开始有许多演奏家活跃在国际舞台,还出现了如朗朗这样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年轻钢琴家。可以说,钢琴作为一件外来西方乐器,在中国经历了萌生、发展和逐渐走向成熟,而这无疑是与“传统”、“源头”有关的,您那个年代的辉煌的中国钢琴艺术都有哪些特征?

丁:首先我觉得中国钢琴艺术要去寻根,去找寻我们的传统,而这个“根“包括三个部分:

1)科学智慧的钢琴演奏技巧

2)优秀的钢琴作品和对这些作品正确的演绎

3)团结和睦、共同学习的气氛。

丁柬诺演奏丁善德《春之旅》Op.1

王&朱:何为科学智慧的钢琴演奏技巧?

丁: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是建筑在对美感的富于品味的追求之上的。艺术乃真善美的修行——“真”为最高境界,而“美”则是最基本的标准。钢琴演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美,然后才是学习创造出美的声音、语句等的手段。

如果总是一味追求的是要弹的快,弹的难,因为这样才能比赛获奖,才能“出成绩“,想的是一夜成名而不是终生为音乐服务,那么最终得到的是为我们演奏“化妆”出来的效果而不是从心里发出的对音乐的感受。

此外,如果缺乏科学的运用机能和肌肉群之间的配合与协调,那么技巧发力训练也会有问题。

当然还有对踏板的运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肖邦说过,踏板乃是钢琴的灵魂,踏板至少可从8个层次来创造色彩各异的音色,当我和吴乐懿先生上课的时候,光是音阶她就可以教我好几个小时,不同的发力方法和踏板的运用。这些传统都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

丁柬诺演奏丁善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Op.4 

王&朱:这次在准备丁善德先生的这场音乐会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要恰当诠释出这些中国作品,真的需要有不同的触键和丰富的演奏技巧。就拿他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来说,倘若没有足够的色彩和想象力,就无法呈现原本应该弹成天籁之音的作品。

而他的《C大调钢琴三重奏》则应从生死问题的人文角度去考虑音乐的诠释深度和创造空间,不然就会弹不出应有的气氛,而这个需要钢琴家严格对待中国作品。我们有诸多完全不逊色于——甚至有比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还要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更需要有精雕细琢、光彩夺目的演奏诠释的传承与推广。就比如20世纪俄国钢琴作曲家具有世界性影响,和大批的国际一线演奏家对于他们国家的这些音乐的演奏与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丁:你们的洞察非常敏锐。的确,我们需要更多更能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钢琴作品——这事实上也要求作曲家对钢琴这种独特的器乐语言特征有足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是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准。比如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这些作曲家本身即为钢琴大师。

其次,我们其实已经不乏有足够优秀的钢琴作品,但同时也更需要对这些作品的高品质的演奏——这一点,既与演奏家们的态度有关,也和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心相关。演奏家需要对这些作品足够的尊重,付出足够的研究和努力。

图片

丁善德

王&朱:丁老师您能跟我说说你们那个年代的学习气氛吗?

丁:我们那个年代,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钢琴家们之间有着深刻的信任。我们真诚地、毫无保留地交流音乐和演奏之道,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教授们之间也相互帮助着对方的学生。

我记得自己在开毕业音乐会的那年,不光是我的专业老师,系里所有的老师都尽力的帮我上课,听我走台、及时给我指点迷津。当我们听到自己的同行、同学获奖或在国际上取得成绩的时候,所有人都会非常开心在一起庆祝。

我知道这个年代,做一名职业钢琴家不容易,但应时刻谨记,一个学派的崛起需要大量卓越演奏家们活跃在国际演奏舞台,也需要从演奏家、老师、学生心连心共同团结、努力奋斗,中国钢琴艺术传统,甚至是中国钢琴学派的未来才有希望。只有大家都成功了,你才会成功。

王&朱:感谢丁老师!希望我们这次音乐会的演奏能让您满意!

丁:你们加油,不要辜负了我和阿弟(王建中)对你们的期待。

传承经典·致敬大师

纪念丁善德先生诞辰110周年专场音乐会

图片

时间:2021年5月9日 周日

地点:复兴中路1380号

场地: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艺厅

艺术指导:丁柬诺、丁芷诺

钢琴:王鲁、朱昊冰

小提琴:柳鸣

大提琴:朱琳

男高音:周进华

女高音:赵丽丽

曲目:

丁善德《春之旅》,作品1 

钢琴:朱昊冰

《想亲娘》,作品12之5 

《槐花几时开》,作品12之1

男高音:周进华

钢琴:朱昊冰

《爱人送我向日葵》,作品12之7 

《玛依拉》,作品12之4

女高音:赵丽丽

钢琴:朱昊冰

《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作品4

钢琴:王鲁

《C大调钢琴三重奏》,作品21

钢琴:王鲁

小提琴:柳鸣

大提琴:朱琳  

中场休息

《降B大调双钢琴组曲》第二、三乐章 

(邹野根据丁善德《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23改编)

第一钢琴:王鲁

第二钢琴:朱昊冰

《“长征”双钢琴幻想曲》

(邓先立、肖瑾涵、胡沐春、路芊辰根据丁善德《长征交响曲》,作品16改编)

第一钢琴:朱昊冰

第二钢琴:王鲁

购票:

DING SHANDE

后记

music talk

2018年,在丁柬诺的鼓励、指导和策划下,钢琴家王鲁和朱昊冰一起创办“琴键上的中国“品牌系列音乐会,在中国和世界的各个城市和地区举办巡演,并结合线上音乐会模式,多维度、多视角地致力于普及、推广中国钢琴文化艺术。

曾留学美国、并在海外载誉而归的这二位青年钢琴家,致力于传承和阐发中国文化艺术传统,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体现当今这一代“开始平视世界”的青年艺术家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担当。

2018年9月2日的上海星期广播音乐会,王鲁和朱昊冰演绎了一场“黑白琴键上的中国旋律”专场音乐会,以此来纪念他们共同的恩师、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诞辰85周年,并由此拉开了“琴键上的中国”系列活动。

当天的《文汇报》以“这两位留美归来的青年钢琴家,努力让钢琴’说中国话’”为题对此做了详细的报道;2018年11月,在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开幕式音乐会上,王鲁和朱昊冰献演了双钢琴版《梁祝》。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室内与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上):双钢琴版《梁祝》第一钢琴:朱昊冰  第二钢琴:王鲁

2019年3月—5月,王鲁和朱昊冰在四川、江苏和云南等地连续做了多场“琴键上的中国”中国钢琴作品的巡演活动,受到各地观众的广泛欢迎。

2019年5月,在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王鲁和朱昊冰首演了丁善德《降B大调双钢琴组曲》(邹野改编)。

2019年8月,在上海白玉兰国际艺术节上,王鲁和朱昊冰与上海70名优秀琴童一起联手演奏了《黄河》,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2019年10月,在国家会展中心,王鲁和朱昊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献演了新版钢琴曲《彩云追月》,为参加进博会的中外嘉宾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2019年11月27日,王鲁、朱昊冰同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江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教授唐瑾以“点燃-承传”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经典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献演了贺绿汀、丁善德、桑桐、王建中、江明惇、杨立青、沈叶等中国音乐家的代表作,对上海音乐家的钢琴作品做了一次巡礼。

《降B大调双钢琴组曲》第二乐章 片段(邹野根据丁善德《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23改编)第一钢琴:王鲁  第二钢琴:朱昊冰

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青年钢琴家们的线下演艺活动不得不大为减少,但是疫情并没有完全阻止青年钢琴家们传播中国作品的巨大热情。他们通过深入的专题研究、线上线下讲座、网络平台传播等多种融合手段,进一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20年8月,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朱昊冰在上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专题主讲了“扎根筑梦,汇流启航——黑白键上的中国故事”,向广大青少年讲述中国钢琴音乐;她还在演奏之余,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派钢琴音乐文化研究》;同时,王鲁和朱昊冰的新版钢琴曲《彩云追月》MV登上中宣部“学习强国”app,点击量超过40万人次。

以下视频来源于
弹情

中宣部“学习强国”app上王鲁、朱昊冰演绎新版钢琴四手联弹《彩云追月》

薪火相承

不忘初心

我们还在路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