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腰痛验案一则

 用户08204546 2021-04-27

初诊:2021年2月23日。简某,37岁。因“腰痛2月”就诊。

患者近2月腰痛明显,末次月经2021年2月7日来潮,经量中,纳寐可,二便无殊,生育史:0-0-7-0,2011年孕8周因弓形虫感染行人流术,2012年右侧输卵管妊娠行取胚术,2013年孕11周胎停行人流术,2014年生化妊娠,2015年左侧输卵管妊娠行左输卵管切除术,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行FET术4次,均失败。2020年10月30日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粘连。2020年12月9日B超检查:子宫多发肌瘤,最大肌瘤17mm×13mm×16mm。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诊断:腰痛(湿热瘀阻型)。

治则:活血化瘀,清利湿热。

方药: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

当归9g  泽泻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川芎6g  牡丹皮9g  桂枝6g  赤芍10g  桃仁10g  败酱草20g  蒲公英15g  大血藤30g,7剂。

二诊:2021年3月2日。腰痛已除,舌脉如上。

方药:八珍汤加味,7剂。

按语: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患者流产过多,引发盆腔组织炎症,所以出现腰痛或腹痛。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妇人以肾系胞,流产过多则劳伤肾气,气血亏虚而致水湿瘀滞,郁久而化热,湿热下注,故见腰痛。方中赤芍、丹皮祛瘀止痛,清热凉血;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二药合用调肝和血止痛;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利湿,使气血生化有源,气血盛则易流畅,不易壅滞;桃仁活血祛瘀;桂枝温行血脉,加强化瘀之功;大血藤、败酱草、蒲公英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二诊患者诉药后腰痛已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