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少阳胆经——缓解你的压力,提高决断能力

 健康的春夏秋冬 2021-04-27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足少阳胆经是一身阳气的运转枢机。如果足少阳经郁结住了,全身的气机都会不畅,身体便会出现问题。胆经通畅,全身气机活泼,流转顺畅。
 
《素问》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意思是说肝负责出主意,胆则是负责具体实施,是肝的执行官。肝胆互为表里,肝胆相照。疏通胆经有助于消化排毒,还能够舒解肝脏的郁结,调节心理平衡,从情志上讲,能够提高人决断的能力。
 


足少阳胆经的循行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向后行至耳后(风池),经颈、肩部后下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经过耳前到达目外眦后方;外眦部支脉,从外眦部下行至大迎,再向上到颧骨部,下行经颊车、经颈部向下与前脉合于缺盆;从缺盆部发出内行支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系肝胆,经胁肋内,下达腹股沟动脉部,再经过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从缺盆部发出的外行支,下经腋、侧胸、季胁部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下行到外踝前至足背,止于第4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脚拇指。
 
 
【原文】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目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注释:
 
①头角:当额结节处。
 
②下加颊车:指经脉向下经过颊车部位。
 
③毛际:指耻骨阴毛部。
 
④髀厌:即髀枢,相当于环跳穴处。
 
⑤髀阳:指大腿外侧。
 
⑥外辅骨:即腓骨。
 
⑦绝骨:腓骨下段低凹处。
 
⑧大指歧骨:指第1、2跖骨。
 
⑨三毛:指足趾背短毛。
 
胆经的循行,总的来看路线比较长、很复杂。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它循行的规律,胆经一共有一条主线,三条分支,主线是从头到脚;三条分支,一条走体内,两条走体表,走体表的两条分支一条在头部,一条在脚上。
 
胆经是认知度很高的一条经络了,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敲打胆经来保健身体。它有什么作用呢?大家要记住:“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看胆经的循行位置,它循行到哪里,就治哪里的病。
 
胆经可以治偏头痛、颈椎病、肩膀痛、乳腺系统疾病、两肋痛。另外,妇科疾病都是胆经所主。有的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也是胆经不调造成的;有的人心里有愁苦的事,经常需要叹气才能缓解;还有的人经常两肋疼痛,这些都跟胆经淤堵有关。
 
另外,股骨头有问题、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尤其是外侧老痛、腿经常抽筋、脚外踝经常扭伤,都是胆经不通造成的。还有,耳聋、耳鸣的位置也是在胆经的循行路线上,胆经也能治。 


足少阳胆经的腧穴

 
1、本神穴
 
本神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与外三分交点处。

《内经》说,凡针之要,必本于神。也就是说守神的重要性。这个穴位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守神。就是守住我们的神魂,不要到处跑、胡思乱想。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白领上班精力不足,晚上睡觉乱梦纷呈,思虑过多。就可以取本神穴,进行针刺,或者按揉,来达到守神。本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头部按摩的穴位。
 
2、风池穴
 
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后发际线上约0.5寸。我们在耳朵后面摸到我们的尖尖的乳突骨,上面附着的一条大筋,就是胸锁乳突肌;往后慢慢抚摸,有一个凹陷的、手下感觉比较空的,就是风池穴。
 

 
风池穴,意思是风的池,装风的地方,或者说是风聚集的地方。
 
这个穴位最突出的功效,就是祛风。风邪的含义很广,最普遍的比如感冒,我们常说成是“受了风寒”;头痛头是中医称为“头风”;身体抽搐痉挛,叫作“羊角风”;突然起了疹子俗称“风疙瘩”;卒中习惯称为“中风”等。
 
再比如如出汗怕风,迎风流泪,凡是和风沾边的病症,都与这穴位有关。
 
常揉风池穴,便可预防和调治由风邪引起的众多疾亲如感冒头痛、小儿抽动症、帕金森症等。
 
不仅如此,头面五官的疾病,如鼻炎、眼疾鸣、牙痛、面部神经麻痹都可通过刺激它得到改善,尤其是青少年近视眼,此穴为特效穴。
 
3、肩井穴
 
肩井穴,在肩上,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向下直对乳头。把手自然搭在对侧肩上,拇指紧贴颈部,中指尖下即为肩井穴所在。
 

 
肩井穴位于肩部;其次,我们站立来,自然站立,从肩膀到脚,肩井穴对着我们的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泉水涌出来的地方,往上涌,就如井水从地底下往上涌,所以叫井。
 
肩井穴具有很明显的清热作用,偏凉一点。有往下泻的作用,所以孕妇不能按压。但在临床上很常用于通乳,促进乳汁的分泌,如井水源源不断。
 
肩井穴最善通经活络,是胆经气血调畅的枢纽,对于胆经的疏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主治项强、肩背痛、手臂不举、中风偏瘫、滞产、产后血晕、乳痈、瘰疬等气滞血瘀、气行不畅的症状。
 
低头党、久坐族的肩颈及背部长期不动是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脖子紧张、僵硬,肩、颈、臂3个部位疼痛十分常见。这个时候按压肩井穴,可以很好地缓解全身紧张、僵硬的状态,有助于恢复到自然放松的状态。
 
4、日月穴
日月穴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正中线旁开4寸。
 

 
日,是指太阳,属阳;月,是指月亮,属阴,日月穴为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
 
古人善于类比,把眼睛比作日月,左眼是日,右眼是月。所以,这个穴位名为日月,是能够治疗眼睛相关的疾病。常用于治疗眼睛干涩、红肿。
 
日常保健中经常按摩日月穴,可以有效地预防胆囊结石的产生,对于缓解胆囊炎的病症也十分有效。
 
同时,日月穴为足太阴、足少阳两脉之会,刺激日月穴可以起到利胆和胃、疏肝健脾、降逆止呕的作用。
 
5、带脉穴
带脉穴,在我们第十一肋端下方垂直线,与肚脐水平线的交点,就是带脉。
 

 
带,指束带。可主治妇人经带疾病,故名带脉。人体有一条经脉叫做带脉,如腰带一般,绕脐一周,犹如束带。
 
古代中医称妇产科疾病为“带下病”。带脉是用来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非常有效的穴位。具有活血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无论是月经不调、痛经或者是白带异常等,都可以采用按揉带脉穴的方法来起到治疗的作用。
 
“敲带脉”是一种很好的减肥方法。具体操作是:两手握拳,轻轻敲打两肋处及以下,300次以上为宜,敲打时不要太用力,但频度要快,这样一会功夫下来,就觉得痒、麻,这种感觉最好,这是带脉位置,正可以化解肝气。可以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带脉,用力适中,大概100-300下即可。每天花五分钟敲敲带脉,能够有效减少腰腹部赘肉的产生。
 
6、阳陵泉
阳陵泉,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也就是我们膝关节外侧往下,摸到一个圆圆的骨头凸起,这就是腓骨小头,往前下方的凹陷处,就是阳陵泉。
 


阳,指的是“外侧”。其中的陵,指的是腓骨小头的“高处”。泉,指的是凹陷处,经水汇聚如泉。阳陵泉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合治内腑”。腑脏有病,我们第一个就找合穴。所以说,一些胆囊里面的疾病,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等等,用阳陵泉穴治疗就非常好了。
 
同时,肝胆互为表里。阳陵泉能调胆,则必然能调肝。所以,阳陵泉也是养肝的大穴。对肝经失调带来的很多问题,比如口苦咽干、寒热往来等,可以用阳陵泉来调治。所以古籍有云:“有病口苦,取阳陵泉”。还有《针灸甲乙经》也说:“口苦好太息,阳陵泉主之”。
 
对于妇女月经不顺,内分泌失调,生殖更年期综合征,拨动刺激阳陵泉,总能解纷扰于乱世,化干戈为玉帛。
 
7、光明穴
 
光明穴,在外踝高点直上5寸,腓骨前缘。
 

 
光明,就是看东西很清楚的意思。
 
胆经起源于眼外角,跟眼睛相关。这个穴位叫光明,可以知道这个穴位善于治疗看东西不清楚。对于青少年假性近视,老年人的白内障,都可以取这个穴位。
 
现代很多人因为失眠、看电脑手机时间过长,引起眼睛酸困、憋胀,甚至异物感,在眼科检查无异常的情况下,不妨试试按揉光明穴。
 
作为近道取穴,还可用于踝部扭伤、跟腱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此类疾病,局部经络气血受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有通经活络,行气导滞的效果。
 
8、悬钟(绝骨)穴
 
悬钟(绝骨)穴,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从外踝裸往上摸,陷下去的地方。
 

 
古时小儿在该处佩戴脚环,环上悬系铃铛如钟响,故又名悬钟。这个穴位也叫绝谷穴。骨,又通谷,穴在两骨之间,隔绝两骨,如山谷;且从位置上看,从外踝上循,摸至该穴附近便触及筋膜肌肉,覆盖腿骨,是为骨绝然不见之处,故名绝骨。
 
在《内经》里面又说,“少阳主骨”。胆经为少阳经,所以,这个称为“绝骨”的穴位,也可以治疗骨头相关的疾病。现在临床上,多用于颈椎病,腰痛,也有人用来治疗落枕。
 
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促进骨中精髓化生、濡养骨质,不但能够缓解骨质病变的疼痛,还可强身壮骨。
 
9、足窍阴穴
 
最后,我们讲足窍阴,足窍穴在足第四足趾指甲角外侧,旁开0.1寸。 

足窍阴,在足部,所以叫“足”,处于下,属阴,所以叫“阴”,能够治疗五官七窍治病,所以叫“窍”。
 
这个穴位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的病,都能有调摄的作用,故主治咳逆、喉痹、舌强、口干、耳聋等病。根据其近治作用,足窍阴还可以主治足跗肿痛等足部病变。
 
此外,这个穴位也是一个治疗头晕的特效穴位。因为这个穴位善于治疗“窍”的疾病,如果头面清窍受到蒙蔽,就会头晕,就是那种昏沉,甚至天旋地转感。
 

足少阳胆经的经穴歌和主治表


每条经脉的穴位很多,我们不可能逐一介绍。对于经络特别感兴趣的朋友,其他没有涉及到穴位可以自学。为了方便大家系统记忆足少阳胆经的44个经穴和相应的主治,我们把足少阳胆经经穴歌和腧穴主治提要表列一下,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学习。
 
足少阳胆经经穴数(共44穴)

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角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邀,
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壳摇,
风池肩井渊腋部,辄筋日月京门彪,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
中渎阳关阳陵穴,阳交外丘光明宵,
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与地五会,
侠溪窍阴四指旁。
 
足少阳胆经腧穴主治提要表

弘扬中医·传承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