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走路once 2021-04-27

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大家好,我是热带榕树,本篇讨论中国古代东北的地缘。

以上两句诗出自唐诗《别离怨》中,描述的是儿子戍边,与家庭消息断绝的场景。

辽东大致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地处东北平原南部,战国时期就已开发。而北方更辽阔的土地要到清末才开始屯垦。

那么对于一个种植技术满级的文明,“闯关东”为何来得如此之晚?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地理上入手。

一、气候

对于汉、唐、明这样的强盛王朝为什么不大规模开发东北,目前网上很多人将之归咎于气候。

几方面意见总结起来,大致就是东北的黑土地虽然非常肥沃,但对古人来说实在太冷了。

我还看到过一些文章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例如有人认为宋、元时期棉花才逐渐普及,没有棉花想要御寒只能靠兽皮,兽皮又没法大规模生产。

还有人提出目前在东北种植的冷水稻是近代从日本引进的,古代稻种在寒冷气候下存活率低等等。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东北农耕

这些困难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也确实会对古人造成很大的麻烦,但我认为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

气候上讲,一方面古人御寒的方式其实是很多样的,例如唐代流行的纸衣。

另一方面汉、唐两个王朝刚好经历了历史上两个著名温暖期,上篇已经讨论过了。

连青藏高原的吐蕃王国人口都能在短时间内激增到1000万左右,东北地区肯定也比现在暖和很多。

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汉、唐能在纬度与黑龙江相似的新疆北部屯田,根本没有理由止步于辽东的。

你甚至再退一步想,明朝棉花已普及,却依旧没对东北进行大规模开垦,所以气候肯定不是主因。

如果说气候能克服,那农作物方面呢?先不说冷水稻引入中国已是20世纪初,闯关东早已如火如荼。

庄稼不止一种,水稻活不了,其他作物例如高粱之类的总归能想办法种吧?

可能仍然有人觉得以上观点是一家之言说服力不够,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的对东北的评价。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中原王朝很早就对东北的物产和风土人情有着深入的了解。

战国时期魏国史官在《竹书纪年》中曾提到肃慎国盛产:

“五谷、牛、马、麻布。”

肃慎大致分布范围南起长白山,北至黑龙江,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到了汉朝,《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

“东夷之域,最为平敞,土宜五谷。”

东夷具体指代的区域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不过《后汉书》讲得很清楚,当时东夷指挹娄、高句骊、东沃沮、三韩等,差不多也是从辽宁到黑龙江的广阔区域。

三国时期与东北交流的主要是魏国,这个阶段各方面信息就比较丰富了。

文献中提到比较多的是夫余国,王城在今天的长春市,领土最北直达黑龙江省桦南县。《三国志》对其评价为:

“土地宜五谷。”

再然后隋唐时期高句丽在东北崛起,高句丽被消灭后取而代之的是渤海国。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这两个势力都是高度成熟的农耕文明,可能因为当时气温比较高的缘故,他们都在大规模种植水稻。

具体可以参考“卢城稻”,《新唐书》等典籍对其大加赞赏。

卢城大概在今天吉林省安土县一带,这地方出产的稻米在以农耕为本的大唐居然享誉全国,甚至成为皇家贡品!

这些材料总结起来其实很能说明问题,简单来说,早在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就知道东北可以种地。

甚至不仅仅是可以种地,这片土地还特别肥沃,文献典籍中对其农耕潜力完全是大加赞赏!

我们先抛开气候寒冷的明朝先不提,当时汉、唐武德如此充沛,又碰上温暖期,为什么不去开发东北?

二、辽河平原

如果看过我前几篇文章,应该很清楚地缘结构对历史的影响,东北也同样如此。

最早对东北产生兴趣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燕人开始向燕山以北渗透。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如图所示,中原王朝与游牧部族的分界线为长城,而长城是沿燕山、阴山等山脉前行的。

东北平原在燕山以北,地缘上大致是被燕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围起来封闭式结构。

东北平原南方为辽河平原,北方为松嫩平原,当然这个不太重要。

两大平原之间一马平川,地理上是完全没有障碍的,划分的依据是河流。

大家只要知道翻过燕山先到辽河平原,也就是辽东地区,只有过了辽河平原才能进入松嫩平原就行。

古代中原王朝很早就开发了辽河平原,那么为何又迟迟不向北进军呢?

刚刚这张图是很简略的,大家估计感受不到燕山的险峻,下面我将用地形图与大家探讨辽河平原的地理特征。

要进入辽河平原,最大的阻碍是燕山山脉,雄立于此的长城让游牧部族有多头疼,中原王朝翻过这座山时就有多麻烦。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燕山最东边靠海有一条狭长且平坦的通道,也就是辽西走廊。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明朝对抗清军著名的关宁锦防线就矗立于此,当然险要归险要,如果没人把守还是很好走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辽西走廊在北宋以前是不存在的!曹操曾经作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即今天的葫芦岛,因为当时气候较暖,海水内侵等种种原因,你最多只能跑到葫芦岛附近。

直到北宋时期辽西走廊才全线贯通,顺带一提,当时北宋联金灭辽,双方使者沟通走的就是这条路。

那么在此之前中原王朝要怎么前往东北呢?很简单,老老实实翻山越岭就行了。

古人大致开辟的线路有三条:

一是从冷口、刘家口翻越燕山。

二是从喜峰口翻越燕山。

三是从古北口走到喜峰口那条路上翻越燕山。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当然无论怎么走都要在崇山峻岭中来回折腾,千难万险,也正因如此,中原王朝的力量很难辐射到东北平原。

更糟糕的是辽河平原的地缘结构。你出燕山进入平原地带后很快会四面受敌!

辽河上游是燕山山脉与大兴安岭的交界处,刚好有个很大的口子连通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只要游牧民族愿意,成千上万的骑兵随时随地都能冲进来!

那能不能把这地方堵住呢?不行,这个口子现在叫西拉木伦河,大片的茂盛草原。

鲜卑、契丹等游牧部族就是从这里发家的,你能把人家暴兵的地方堵住吗?

辽河平原北面是松嫩平原,渔猎部族的大本营,两个平原间无险可守,人家想南下进攻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讲,中原王朝想开发东北,刚行动就会被燕山山脉释放了一个虚弱光环。

然后还要在辽河平原这样的四战之地被游牧部族和渔猎部族混合双打。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既然如此,辽东又是如何开发的呢?大家看图。

辽河平原东南部有一系列的丘陵,即“辽东丘陵”和“辽西丘陵”,属于长白山和燕山的延伸。

燕国据此构筑了辽东长城,从此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基本固定。

再往北虽然土地肥沃,但无险可守,无论如何也是顶不住的。

这个问题你能从汉、唐很多史料中发现端倪,例如《汉书》记载:

“匈奴日已骄,岁入边,云中、辽东最甚。”

唐朝的例子更能说明情况,《新唐书》记载唐高宗灭亡高句丽后:

“剖其地为都护府者九,州四十二,县百。”

某种程度上讲,此时中原势力前所未有地深入到了东北地区,之后就是周围部族无休止的车轮战。

公元676年,唐军顶不住新罗的攻势,安东都护府从平壤内迁到了抚顺。

公元696年,契丹击败唐军,切断了辽东与内陆的联系。

公元697年,粟末回迁辽东,并在天门岭之战中取得胜利。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到了这个地步唐朝的统治难以为继,公元714年安东都护府搬到了营州,也就是辽宁省朝阳市,后来干脆撤销了。

明朝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虽然没有大规模战役,但东北渔猎部族的治安袭击肯定不少。

例如《重建永宁寺记》,就是在奴儿干都司地标性建筑永宁寺让人砸了以后重建时留下的文稿。

三、嫁妆

所以东北开荒的关键难点从来不是气候和技术,而是和平与治安。

只要有几十年的太平日子慢慢搞建设,农耕文明肯定能够从辽河平原向松嫩平原进军,甚至跑到外兴安岭屯田。

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东北是清朝带给中华民族的嫁妆,实际上是有些道理的。

当东北渔猎部族入主中原,此时作为龙兴之地,去东北开垦就不存在安全问题了。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闯关东

其实不只是清朝,金国灭北宋后,大量内陆移民就已经开始“闯关东”了。

南宋史料《三朝北盟汇编》提到,金国官方鼓励农民前往东北开荒,所谓:

“招燕云之民置之内陆(东北),官给钱米赡之。”

根据黑龙江文物考古所统计,目前已经考证的金国东北农耕城市遗址,仅黑龙江地区就超过了40座。

清朝末年的“闯关东”不过是金国“闯关东”的重演而已。

金国东北大规模的屯垦开发之所以不出名,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后来被蒙古骑兵摧毁,基本上没留下什么东西。


参考资料:

《汉书》

《全辽志》

《后汉书》 

《三国志》

《新唐书》

《别离怨》

《竹书纪年》

《三朝北盟汇编》

《重建永宁寺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