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中风面瘫的中药.pdf

 刘雁辉 2021-04-27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中风面瘫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风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别,面瘫是中经络所表现的症状,为沿海地区常见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眼睑不能闭合等症状。治疗不当会终生不愈,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极大痛苦。中医治疗本病以祛风、化痰,止痉为治疗原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中风面瘫的中药,它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能够有效地治疗中风面瘫,且无毒副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中风面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白附子25-30g,僵蚕30-35g,全虫30-35g,蜈蚣10-15条,防风25-30g,制南星25-30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合理,疗效好,药源广,无任何毒副作用。主要治疗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的口眼歪斜或伴有对侧面肌抽搐。
本发明中药的白附子,辛、甘温、有毒,归脾、胃经,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四川中药志》:“镇痉止痛,祛风痰,治面部病......”;白僵蚕、全虫、蜈蚣,辛温,功效: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本草纲目》:“治惊痫、口眼歪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校、解颅。”《开宝本草》:“主中风、麻痹、除痰下气......”;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诸药合用,力专效著,更用黄酒送服,宣通血脉,并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共奏祛风、化痰、止经之效。
本发明中药制备方法:按以上用量取各原料。将以上诸药共研为细末,加蜂蜜做成丸,每丸重约6g,备用。
用法用量:每天两次,每次服一丸,黄酒送下。
本发明经临床应用验证,一剂服半个月,为一疗程。轻者服用半个月明显好转,一个月即愈。重者一个月好转,服用两个月痊愈。有效率80%,治愈率6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中风面瘫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白附子25-30g,僵蚕30-35g,全虫30-35g,蜈蚣10-15条,防风25-30g,制南星25-30g。本发明中药的诸药共研为细末,加蜂蜜做成丸,每丸重约6g,备用。每天两次,每次服一丸,黄酒送下。有效率80%,治愈率在60%以上。
实施例2:一种治疗中风面瘫的中药,其优选是白附子25g、僵蚕30g、全虫30g、蜈蚣10条、防风25g、制南星25g。
一种治疗中风面瘫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此方多年来治疗数十例病人,多为青壮年及老年人。
二、诊断标准:一侧面部肌肉麻木不仁,眼睑闭合不全、流泪,眼眉不能上举,口角向健侧歪斜。部分病人出现对侧面肌阵发性痉挛。
三、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侧面部感觉恢复正常、口歪眼斜症状消失。
好转:患侧面部感觉轻度异常、口歪减轻、眼睑基本能闭合。  
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善。
四、治疗效果:一剂服半个月,为一疗程。轻者服用半个月明显好转,一个月即愈。重者一个月好转,服用两个月痊愈。有效率80%,治愈率60%以上。
五、典型病例:
1、于XX,女,55岁,2007年4月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因外出感受风寒,致右侧面部麻木不仁,口角向左侧歪斜、眼睑不能闭合,同时伴有左侧面肌阵发性抽搐,曾服中药及针灸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来诊给予牵正止痉丸服用一个疗程,症状减轻,继服半个月,症状基本消失。2个月后复查,诸症消失痊愈,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2、胡XX,男,40岁,2008年5月就诊。自述1个月前因汗出当风致左侧面部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经多方治疗未效。给予牵正止痉丸治疗一个月,诸症消失痊愈。
3、孙XX,男,65岁,2008年6月就诊。自述无明显原因出现口眼歪斜3天。给予牵正止痉丸治疗半月,诸症消失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