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酵素在水产上的运用

 新用户5488A7GH 2021-04-28


往期精彩回顾

1、近期杀虫指南

2、未来的养鱼新模式——高位池
3、从流水不腐里学到的水质调节

4、鱼塘水色发黑怎么办

5、鱼塘里水质急剧恶化怎么办?

6、为什么最近池塘内的鱼总是喜欢“跳舞”

7、近期小心寄生虫引起的泛塘浮头

8、只是鲫鱼浮头的要注意,原因极有可能是它

9、缺乏藻类可引起水色发黄,还会降低水花成活率

10、养花鲢,如何成本低,风险低,投入低,高产量效益高

 酵素在水产上的运用


问:养鱼为什么要调水

流水池的产量可以做到一方水产60-120斤,即亩产四五万斤,而池塘亩产却要低很多;同样的品种,网箱也比池塘的产量高。

其原理是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差别。流水池把鱼排出的粪便残饵都冲走了,而网箱外围的大量水体净化了鱼排泄的出粪便与残饵,池塘由于自净能力有限,所以池塘的产量要低很多。

养殖户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又要防范鱼生病,所以需要调水。调水的目的,就是净化水质,提高产量,防范鱼病。


问:调水就是改底

养殖水体中,水质最差的就是底质,底质决定了水质。

鱼排泄出的粪便,吃料剩下的残饵,随着重力的作用,都会最终沉积于池塘的底部。底部的有机质越积越多,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消耗完底部的溶氧,在缺氧的情况,致使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的持续升高,影响到鱼类的采食,腐烂鳃丝造成烂鳃,继而引发鱼病。

常年不清塘的鱼塘,容易缺氧发病,其根本原因就是底质不好,既没有清淤晒塘,又忽视改底。


问:改底就是培藻补菌  

底质决定水质,水质反过来也会影响底质,要养好一塘鱼,关键是要养好一塘水。

鱼类耐以生存的溶氧,百分之七十以上是靠藻类光合作用产生,就像陆地上的植被一样,如果没了藻类,那池塘就会像沙漠一样荒芜,缺乏生机。藻类就是整个鱼塘的初级生产力。而藻类的生长,营养的吸收,鱼类粪便的分解,水质的净化,都有赖于池塘中的微生物,所以越是精养塘,底部越是多沉积残饵粪便,就越要注重调水。

池塘中原有的土著微生物不足以分解塘底部沉积的大量有机质,这个时候,就需要定期的补充酵素、芽孢原粉、酵素和干酪乳杆菌和小球藻,加速对有机物的分解,促进藻类的生长,加速对氮、磷的吸收,完成池塘的氮素循环,保持池塘水的自净能力和缓冲能力。

其方法就是向水体里补充前面这些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相当于池塘的环卫工人,有了这些微生物的作用,池塘的水体才能变成干净的城市街道。如果把池塘看作一套房子,最脏的其实是池塘底部。

当水质变脏了,我们通过肉眼在塘边看水色就能判断,这时候就赶紧用芽孢原粉;可底质变差了,我们看不到,只能通过天气不好时,鱼吃料不好这一现象发现,或是通过池塘底部腥味都溢出水面才发现,所以造成了养殖户往往在最需要补菌的底质,忽视了酵素改底。

鱼康酵素的特点   


1、使用方便,浸泡两小时兑水直接泼;

2、成本低廉,一亩成本不足两元,其成本是抑菌性过硫产品成本的三分之一;

3、菌数含量足够,一亩仅需50克;

4、效果显著,分解彻底不返弹,大剂量使用还可降氨氮、亚硝酸盐,改底的同时还能促进花白鲢增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