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先早课|藏而不泻,泻而不藏

 昵称51657969 2021-04-28

Image

 本句见于《素问·五脏别论》。本篇主要论述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区别:“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又言:“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五脏主藏,藏的是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即精、气、血等精微物质;另外,神、魂、魄、意、志等亦为五脏所藏。五脏藏精气,宜藏而不宜泻,精以充为贵。
六腑主泻,泻的是水谷。六腑的主要功能是转输、传送、排泄包饮食水谷,泌别清浊,一方面将精微物质输送五脏,另一方面将饮食糟粕下输大肠、膀胱而排出体外。六腑传化物,宜泻而不宜藏,水谷以通为顺。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在形态上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贮藏精气与脏相似,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奇恒之腑”。
虽曰五脏主藏,六腑主泄,但脏腑相因,藏中有泻,泻中有藏。五脏属阴,六腑主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于阴阳之理。

完整版点此查看
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