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升格(3)】七剑下天下之《结构匀称 处处点题》

 左语右文 2021-04-28

结构匀称 处处点题

(图为歙县璜田乡蜈蚣岭村)
【技法说明】
结构匀称,处处点题,其意思的文章的整体结果要匀称,且在照应主题时要细致,尽量做到多处照应,借以更好地强化主题。在具体的作文呈现上,可从以下来思考:
整体匀称,传递文章建筑美。一篇作文要做到整体匀称,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文章的标题要匀称。在如今,对称性标题的拟写,是很多老师推崇,也是阅卷老师喜欢的。它内涵丰富,颇具文采,彰显考生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角度。标题中直接呈现观点,独到而全面,选用、仿写和化用诗词名句,在拥有原来诗意的基础上,融入考生的意识和思想,从而令人眼前一亮,心领神会。其次是文段主题内容的对称。在论证过程中,一般要选用两三个主要事例,为此在表达时对材料选用的字数、表述的方式及其论证的段落,做到前后语序一致、文意阐述一致,可以提炼文段的主要内容放在开头,起到引领文段内容的作用。最后是全篇的文段要匀称,做为考场作文,三段论的形式字数太多,读之令人烦躁。考虑到卷面的清晰及其阅卷老师的感受,考场作文尽量在八个自然段左右,文段根据内容的呈现需要,字数有多少,但文段要和谐。


围绕中心,处处点题应主旨。议论文是阐述观点、表明角度的,考场作文,懂得及时点题是至关重要的,它能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影响。在点题上,要考虑全面。首先是标题的拟写,要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进行融合,使人一目了然看到写作的角度;其次是作文的首段,由材料内容引发个人观点,及时开门见山的点题;在论述过程中,对选用的事例,要紧扣文章主旨或是标题的关键词,进行论证点题;最后是在文末,综述全文时,再次做好点题。做到这些方面,一则是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会出现离题情况;二则是阅卷老师在批改过程中,容易看到主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考场作文需要亮点,亮点来自于写作细节。做为高中生,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要尽量的去关注优秀的考场作文写作的特点,在日常的写作时,逐渐从模仿到适应,也就很快能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获得众人青睐。
【对比赏读】
【原文段呈现】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大路,那你一生可做的事情,便是在千万个岔路口,明确前行的方向,孜孜以求,才有可能成功。
走好一条路不容易,正如做好一件事需要不断努力。人在社会,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不怕吃苦、肯钻研的精神。“洗尽浮华独匠心”工匠精神仍是一种对中国人静心、耐心、专心的一种诠释。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忠心。忠心是一种长久、坚持的信念与热爱。近日,央视推荐的一名自媒体人,让人明白了,何为忠心,何为热爱。李子柒通过记录下自己在家乡与奶奶生活的场景,为人们拍摄了农家人春种秋收,柴米油盐的朴素生活。古代农家妇女的穿着,一碗、一菜,一食,把人们带回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无论是谁,无论在哪个领域,他们追求的远方,何尝不是做好那么一件事呢?
——《择一事  忠一生》

【升格】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大路,那你一生可做的事情,是在岔路口明确前行的方向。择一事、忠一生,才有可能成功。
     择一事,终其一生。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不怕吃苦、肯钻研的精神。“洗尽浮华独匠心”工匠精神仍是一种对中国人静心、耐心、专心的一种诠释。选择了工匠,便是要怀着负责任的心怀去研究它。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一路走来,一路辉煌,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择一事,忠其一生。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忠心。忠心是一种长久、坚持的信念与热爱李子柒通过记录下自己在家乡与奶奶生活的场景,为人们拍摄了农家人春种秋收,柴米油盐的朴素生活。古代农家妇女的穿着,一碗,一菜,一食,把人们带回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
择其一事,忠其一生,终于一生,属于自己的成就,也必将到来。
【升格点评】
原文虽是围绕中心意思来叙述,但是关键词的扣题不明显,文章显得有点松散。升格文在论述时,每一段围绕“择一事”展开,选用郎平、李子柒的事例来分析,分析看到他们“择一事,忠一生”的情怀和精神。文末呼应前文,升华主题。

【原文呈现】
让运动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洪思思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知道:碗筷是生活必需品,没有它我们将很难吃饭;衣服是生活必需品,没有它我们将无法御寒;房屋是生活必需品,没有它我们将流离失所。可你知道吗?运动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因为没有它,我们将很难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顽强的精神。
    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我们的人生中,不管做任何事情,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是万万不行的。一个强健的身体,是一个家庭屹立不倒的顶梁柱,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保卫祖国的坚实后盾。它是我们为梦想不懈奋斗的基础与保障,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舍弃的珍宝。
    毛泽东同志自小热爱运动,直至老年也坚持游泳,他曾言:“体育者,养身之道也。”正是因为他有着这般顽强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才能在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中前行,创造出美丽的新中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老先生,虽从事科研事业,却曾是国家足球队的一员,对运动有着深厚的热爱;同学们,试想如果钱老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定的信念,又如何能在一次次的科研活动中坚持下去,成为近代力学之父呢?
     同学们,要想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要把运动作为一种必需品来看待,因为运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个身体素质上的提高,更是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最好方式。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我们应坚持运动,从自我做起,为打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而努力,尽显少年独有的英姿飒爽。
     有些同学认为,运动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只是作为一种娱乐来看待。那么我建议大家欣赏一下中国女排的风采。在2019年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压倒式的11连胜,荣获世界冠军。几十年前,多少侵略者嘲笑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全世界的人民都在为中国女排的精彩表演而奋力鼓掌。
   我想,这大概就是运动带来的现实意义,因为它代表着一个国家雄厚的实力,它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自豪地向世界呐喊中国之强大。因此,如果每个人都能将运动看作生活的必需品,做到“我运动,我快乐”的境界,民族又何愁不能复兴?国家又何愁不能富强?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为大家能够切实的做到体育锻炼,我们向全体师生倡议:
   一.每天坚持运动,让运动成为自己生活的必需品。
   二.学习运动技巧,进行科学运动。
   三.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运动的益处,带动全民一起运动。
   作为中学生,面对运动这个必需品,我们既要做倡导者,更要做实践者。让我们在运动的海洋中遨游,为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而努力,为祖国运动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三(6)班全体同学
                                2019年11月24日
【病文透析】
     原文标题“让运动成为必需品”,虽然提出“运动”的重要性,但感觉有些生硬,传递材料的主旨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首段中的排比句式,过于冗长,导致入题太慢,难以激发阅读者的兴致。在论述过程中,毛泽东、钱伟长的事例很好,在阐述上不够生动。作者从著名人物到女排,前后的衔接上,显得有些草率,全文在整体上扣题不严、用词不够严密,很多语句都是多余。做为倡议书,在文末的倡议上,内容要匀称。为此,要考虑文章表述的中心,重新调整叙述方式,才能让文意鲜明、亮点明显。
【升格佳作】
运动成风尚  强国必有我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洪思思
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说,幼苗的愿望是长成参天大树;那少年的梦想,便是成为一个身强体壮的有为青年。古有祖逖闻鸡起舞,今有主席倡导锻炼。不论古今,运动永远是人们不懈的追求,以运动为荣,便是当今时代的风尚。
    强健的身体,是家庭屹立不倒的顶梁柱,是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是国家保卫祖国的坚实后盾,更是祖国强大的的基础与保障。
    运动有我,从自我做起,展现中国少年之风采。
   毛泽东热爱运动,他曾言:“体育者,养身之道也。”他年轻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成为国家主席以后,“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正因如此,他才能革命生涯中精力充沛,成为人民领袖。科学家钱伟长,是科学界有名的“超级球迷”,入选国家队、创办大学生足球赛、资助女足队员,对足球的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驰骋绿茵场锻炼的体质,才能在一次次的科研活动中坚持下去。
    同学们,要想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就必须践行运动这一时代风尚。因运动不仅是身体素质上的提高,更是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最好方式。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坚持运动,为打造一个更加良好的风尚而努力。
    强国有我,从全民出发,彰显中华强国之威风。
    有同学认为,运动只是一种娱乐,没有现实意义。其实并非如此,在今年的世界杯中,中国女排以11连胜,“十一庆“十·一””,荣获世界冠军。百十年前,多少侵略者嘲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时至今日,中国女排“升国旗 奏国歌”的精神激励、感动了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在为中国体育的崛起而鼓掌。
    这就是运动带来的现实意义。它让每个中国人都能自豪地向世界呐喊中国之强大。因此,如果每个人都能将运动看作一种风尚,做到“我运动,我快乐”,民族又何愁不复兴?国家又何愁不富强?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为大家能够切实的做到体育锻炼,我们向全体师生倡议:
   一、每天坚持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精力充沛的投入学习当中。
   二、学习运动技巧,进行科学锻炼,不断提升个人的运动能力。
   三、面向大众,广泛宣传运动的益处,让运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运动有我,强国有我。作为中学生,要让运动的风尚传扬全国各地,我们不仅要做倡导者,更要做实践者。让我们在运动的海洋中遨游,为祖国的运动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议人: 高三(6)班全体同学
                                                                  2019年11月24日
【升格点评】
    文章标题,把“运动”与“时尚”结合起来,带来一阵清风扑面的感触。文章开头两段,阐述中紧密扣题。在论述过程中,以“运动有我,从我做起”“强国有我,从全面出发”,做为事例中心句,选择毛泽东和钱伟长热爱体育运动,阐述强健的体魄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再以中国女排的精神来强调体育运动中的爱国情怀,激发读者的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文末的倡议,既是对青年学生的期望,更是照应文章主旨,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末段呼应标题和首段,更好的升华了主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