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文鞭影》卷四 十四 盐 五湖范蠡 三经陶潜

 sy0406 2021-04-28

dc223995744f4cee9850db7d47e95ca8

五湖范蠡 三经陶潜

【拼音】:Wǔ hú Fàn Lǐ   Sān jìng Táo Qiān

人物故事】:

范蠡是楚国人,春秋时为越国大夫。他辅佐越 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功成之后,勾践因为范蠡功 高,要分一半国土给他。范蠡推辞道:“大王行事要靠命令,臣下 我行事却看自己的意志。”于是挂印离国,与爱人西施一起泛舟五 湖,又由海路入齐,隐姓埋名,自己取了个号叫鸱夷子皮。但他的 名声太大,齐国很快有人认出了他,齐王便想请他入朝为相。范蠡将千万家财尽散,不辞而别,一路走到陶地才停了下来,改号陶朱 公。陶地四通八达,便于贸易,范蠡将他的治国才能施展于商界, 很快又积累了上万的家产。越王勾践多方打听范蠡不得,遗憾之余 命人用上好的金子做成范蠡的塑像,置于朝堂之上,用诸侯之礼敬奉着。

五湖实际就是太湖,因涌、挑、射、贵四湖都流入太湖,故有五湖之称。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