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文鞭影》卷四 十五 咸 深情子野 神识阮咸

 sy0406 2021-04-28

dc223995744f4cee9850db7d47e95ca8


深情子野 神识阮咸

【拼音】:Shēn qíng Zǐ yě   Shén shí Ruǎn Xián

人物故事】:

晋时人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擅长音乐,笛子吹得非常好。

《晋书》评价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精通音律,达到当时最高水平,是江南第一的音乐宗师。桓伊在淮北的时候,每次听到歌手清唱挽歌的时候,都主动替歌手打拍子,并且每个小节都帮歌手唱和“奈何”。魏晋时期讲究门阀制度,桓伊出身显赫士族、担任军政要职、受封侯爵爵位,替民间歌手打拍子、唱和,是纾尊降贵的事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失身份、太掉价了。当时谢安也是痴迷音乐艺术的人,他听说贵族们嘲笑桓伊自贬身价的事情后,感慨地说:“桓伊桓子野,对音乐真可谓是一往情深啊!”也许是音乐陶冶了桓伊的心性,他为人谦和素雅,虽然有大功而从不招人忌恨。也正是这样的胸怀品格,才使得桓伊在音乐艺术上取得“江左第一”的艺术成就。

晋时人阮咸,通晓音律,听力特别敏捷,当时人都称他是“暗解”。他创制了十二支新律用的笛子,用来调整乐律,规范雅乐。每到正月元旦聚会时,在殿堂奏乐,他自己亲自调整五音,音韵没有不和谐的。当时阮咸精通八音,时人称他为“神解”。每当因公事聚会奏乐时,阮咸常常在心里批评荀勖的新律调子高,认为调子高就会引起悲哀,就不是兴国的音乐而是亡国的音乐,如今音律不合雅乐的规范,恐怕不是体现盛德的至和之音,必定是由古尺、今尺长短不同造成的。荀勖感到阮咸认为他不合调,视之为异己,便把阮咸调出朝廷任始平太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