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人类研究中心 2021-04-2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不同,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也就不同。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起来,任何生产关系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例如,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使用极其简陋的石木工具,从事捕鱼、打猎、采集等生产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采取集体劳动的形式。这就决定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产品的原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那么,如果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生产关系的性质就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历史上,生产关系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使私人占有生产资料成为可能,原来的生产资料集体占有制就被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所取代。但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劳动者只能提供少量的剩余产品,只有采取最残酷的奴隶制剥削形式,才能从他人劳动中榨取剩余产品,所以就产生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以后,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制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的。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理论界把马克思这段话称为两个决不会原理。这个原理是说,一种生产关系的消灭,另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以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程度为基础的。一种生产关系,当它还能使生产力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在没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前,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是建立不起来的;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建立起来了,也是不巩固的。只有生产力发展到相应的程度,才能巩固起来,其间要经历不少艰难和曲折。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一种客观过程,但却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而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当新的生产关系在旧社会内部逐步孕育成熟,或新生产关系的物质存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时候,人们就会或是通过革命,或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或确立新的生产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