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第36周:大的也是美的

 宗子说 2021-04-28


导读:垄断是必然的!


141.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

企业做大的理由:

  1. 网络效应:用户越多,价值越大(如电话,语言,货币,汽油和汽车,如电脑操作系统,键盘布局)

  2. 路径依赖:昨天的选择决定今天的行为。(因为切换成本高)

如下例子:

如果是黑板经济学,虽然方案A和B都具有网络效应,但是方案B的网络效应更大,但是用户看不到这些未来的价值,他们做出选择的依据是当下的价值比较,在用户比较少是方案A的起点高,价值高,吸引了大量用户。

但实际上长远的未来方案B是最有价值的,所以就需要政府或企业在开始的引导,通过补贴【如滴滴】或优惠政策吸引部分的用户,让网络效应的价值尽快展现出来。如电动车,绿色能源等。

【根据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我们选择产品时就会考虑选择众多替代产品中最大的那个,一方面用户多,价值高,另一方面如果用其他的产品有可能面临切换的高成本。】

参考阅读:《五分钟商学院》012.网络效应: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不断积累用户的粘性。一旦用户总数突破一个临界点之后,会最终进入“赢家通吃”的状态。如微信。

所以互联网世界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先下手为强”。谁能够最先积累用户,谁就最先达到赢家通吃的终点。

一般通过添加社交功能,通过“异业联盟”(不用行业的店铺组成联盟用户在联盟里享受优惠)增加用户数量和增加用户粘性。

142.市场是有效的

事实上,选择方案A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只会出现在产品或方案是没有主人的,没有所有权,没有产权,任由用户选择,才会出现短视现象,如果方案是有主人的,主人看的出来未来的收益,就会采取措施来吸引用户选择,如网约车前期的补贴。而IT公司的新品发布也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产生路径依赖。

143.自然垄断

有些产品是自然会做大的,注定是自然垄断的产品,也就是市场只会容纳这样一家大企业的来经营这种具有网络性质的服务,如电话,电,水。如果硬要将这个大公司拆分,那么这个网络就会拆分,之前产生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就大减折扣了。

对于这些自然垄断,要引入竞争,只能在前期招标的时候引入,招标获胜的一方就可以统一经营。

其实竞争不仅仅是相同产品的竞争,还可以是一种模式跟另一种模式的竞争,一种类型的产品跟另一种替代产品的竞争

【所以我就说在经济学上,垄断应该是不存在的概念,人肯定有其他替代方案。因为竞争的方式不一定是要提供一样的产品才能竞争,这是完全竞争状态,如果是完全竞争,也即是说每个厂家提供一样的产品,没什么好的,只会固步自封,不完全竞争才是市场的常态。】

不完全竞争是市场常态

真实社会中,每一位供应商都力争给消费者提供有一点不同的产品,那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竞争状态,才是完美的竞争,才会有越来越好的产品。

如果是完全竞争,也即是说每个厂家提供一样的产品,没什么好的。】

144.勾结定价如何可能

世界上只有一种勾结是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的,那就是背后有政府支持的勾结。如工会和罢工

【正如我认为的在经济学上,垄断应该是不存在的概念,除非有政府法支持的垄断】

根据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企业需要做的是寻找利益最大化定价和销量(觅价者),所以他们调整价格,为了利益最大化。所以会存在同类型的企业同步变化价格,这也常常被认为是勾结定价。其实市场需求是有变动的,他们价格的变化只不过是随市场的变动而变动,而做出相同的反应而已。(老鹰的故事)

两家公司如果约好要提价的话,他们只不过是约定了一种定价策略而已, 至于他们能不能取得利润的最大化,不由他们定,约定价格不等于决定价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