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级数学:如何解决一道看似很难的三角形压轴题

 中学解题思维 2021-04-28

        最近发现推送有关某些学科的一些学习经验时,阅读人数比较多,看来以后老师还是多发一些解题经验给大家吧!

        今天来看一下八年级三角形全等这一章节的一道难题,如果放在考试中,就是所谓压轴了,这道题老师已经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试过,均为班级内前十或者前五,但是············那么,这道题就真的很难吗?下面我们来一块把它简单加愉快地解决掉吧。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思维方向是什么,不要盲目地去盯着图形看,有学生问为什么?因为你盯着看一两天估计也看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定向思维只能解决你见过的题,换件衣服,你就不认识了。

        下面开始看题,

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P为边AB上一点,沿从点A沿AB方向匀速运动,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从点C沿BC延长线方向匀速运动,已知P、Q的运动速度相等,连PQ交AC边于D,求DE的长;

看完题目,题上给出的已知条件要注意的有:等边三角形,PE⊥AC;

第一眼看,就这两个条件,怎么办,题目那么长,不会都是废话吧?根据P、Q的速度一样,不是可以得到第三个条件吗:AP=CQ;

这样,我们就有了三个条件。

下面再来看图形,找不着北?没事,一会儿你就找到了。图片字母被盖住了?没办法,将就一下看吧。

题中既然要让我们去找DE的长度,那就说明这个DE肯定是一个定值,也就是固定的长度,然而题中给出的线段长度只有一个三角形边长是1,这不就很明显了吗?

要么线段DE的长为1,要么为AC的一半,你如果问为什么不会是2?只能说人的智商真的伤不起!

如果你又问或者是其他分数呢?老师要问你:你学过吗?

好,玩笑话不多说了,开始解题吧。

首先,我们来分析PE⊥AC这个条件,你说没事儿给个垂线干嘛?总不能是让我们观赏的吧!有些同学说,还是想不出来,那先看别的。

如果DE是AC的一半,那么DE=AE+CD,这个要怎么证明呢?

把DE截出来一段让其和AE或者CD其中之一相等然后证明另外一段和剩下的那个线段相等不就行了呗?

如果我们就近在DE上截取EF=AE,

那么是不是就证明△APE≌△FPE?

这样一来,AP就等于PF了,然后PF=CQ;

现在就很明显了,证明△PDF≌△QDC就行了;

条件有:PF=CQ,∠PDF=∠CQD,缺个条件,怎么办

那我们来想想看,如果PF//CQ,然后PF=CQ时,它俩不就全等了吗?然后就可以得到DF=CD了;是不是有点头绪了?

那么咱们就可以从头开始了,作PF//CQ交AC于点F,这样的话,△APF不就是等边的吗?然后AP=PF了,条件不就得到了吗?

同时,PE⊥AC这个条件终于能用上了,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嘛,所以AE=EF就成立了,剩下的就只需要DF=CD就OK了;

证明DF=CD就不用多说了吧?

随后不就得到DE是AC的一半了吗?

到此,这道所谓的难题就解决了,原本不会的同学们是不是瞬间就感觉很简单了,一条辅助线而已,想那么多复杂干嘛!

而有些同学要问解题的具体步骤,步骤作为学生的必备基础,就别再问这种低智商的问题了,自己去完善步骤!至于标准答案,有时间的同学自己去网上扒拉吧,老师就不给大家找了。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同学要问,遇到这种同类型题目,证明线段是定值的情况都怎么解决呢?

在你没学相似时,线段定值不就等于已知线段的或者是已知线段的一半吗?

看问题的时候如果能看到问题背后,那么所谓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好了,今天的一个难点就这样解决了,你学会了吗?

如果有问题,或者要参加咱们的自习室学习(小学-初中-高中),请与胡老师联系,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