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待学习,不能嘴上谈兵

 中学解题思维 2021-04-28

       2019年了,今年还没有写过一篇关于学习方面的感想。有些时候,当我们在思考的那一刻,仿佛很多的主意、想法一下子涌现出来,感觉有好多的内容可以发挥,可是一旦当我们静下来想要记录一些的时候,却又好像抓不住那些感觉了。

       其实,回到学习这件事情上,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作为过来人,总会希望下一代人好好学习,努力实现人生抱负,然而,事情并不一定是按照我们的版本进行,换个角度来看,当年我们小的时候,和现在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不是特别相似吗?我们的上一辈希望我们这一代成才,而我们这一代又希望下一代成才,说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仔细分析分析,就会发现大问题了。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实现年轻时的目标?可能有些人会说,如果当初学习非常努力,现在肯定不是这种结局,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下面这种想法才是重点:既然现在已经没办法重新来过,那么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去实现理想吧!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有,但是这句话本身也并没有什么不对的,然而,这句话中的孩子,谁又能那么肯定这不是自己呢?既然自己都已经是上一辈人曾经的希望了,而这个希望却没有实现,那么下一次我们是不是就要学会上一辈人的做法,寄希望于下一代人了?

这样一代又一代重复,难不成我们是在等待其中有什么变数,来个突然爆发吗?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说寄希望于下一代人没有什么用,而是提醒我们每个人,寄希望于孩子没有错,而寄希望的我们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寄希望的能力,难不成整天对着孩子说:好好学习吧,父母是帮不上忙了。说这种话的家长肯定存在,而且也不会少,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天生不喜欢学习,而是家里人只有嘴上谈兵,造成了学生自己对学习没有什么追求。反而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试想,如果让一个没有经验的少年自己去探索学习道路,什么时候能成才,难不成寒门贵子是天上掉馅饼吗?

       所以说,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是寄希望,还要提供希望。

       父母有好的习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孩子也会被影响,如果孩子看到你每天都是在刷抖音,那么他们就会认为抖音就是生活;如果孩子看到你每天都是在打麻将,那么他们就会认为打麻将就是工作;如果孩子看到你每天都有看书,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书本很有意思;如果孩子每天都能看到你说英语,那么他们就会不自觉地想要跟着学·········

       人生处处都有surprising,是好是坏,行动说了算。

       上面说了作为家长的身份,再说一下作为老师又该如何给自己惊喜呢?

       可能有很多当老师的朋友,上学的时候根本不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甚至会坚决地说自己以后一定不会当老师,但是,现实总是会给我们上一课。或许,有些人当老师是为了安稳,有些人是暂时没好的选择,还有些人是觉得假期多·······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经常回想过去接触过的老师,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待学生,或许有些老师在让学生重复当初自己的经历,可能他们觉得这样公平吧;有些老师却总喜欢在家长面前装逼,老拿学习上的一些事情当借口让家长不得不用钱摆平(虽然同为老师,但我依然不认为当个老师有啥了不起,尤其是那种·········大家都懂);当然,好的老师也是有不少,例如当年下晚自习了,物理老师又跑来给我讲了讲早些时候问的一道题。所以,对待学生,能多教点儿就多教点儿,反正又不费啥事儿,只要学生愿意学。

       但是,有些时候,即使老师愿意教,学生却不愿意学,所以作为老师也很无奈,没有办法,人各有志,再不济也就多了点寄希望于下一代的人吧。

       我们很多人都明白,学习其实就是学会思考,但是,能明白这个道理的学生,他们已经在成才的路上,而剩下的那些人,学海无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