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则关于导盲犬的新闻上了热搜。 双目失明的刘阿姨,因为生活不便,申请到一只导盲犬查德。可2年来,刘阿姨和查德不断被小区居民「驱赶」。 不管刘阿姨带查德去哪里上厕所,都会有居民投诉,甚至威胁要毒死她的狗。查德也的确受过伤:肛门被尖锐物戳伤,一时导致无法正常排便。 后来刘阿姨妥协了,家住5楼的她,每天都要牵着查德下楼再离开小区。走在车水马龙的路边,刘阿姨不知道摔过多少次。 说实话,兔姐看了真的很心疼。更让人无奈的是,类似的新闻早就不是个例。 盲人刘阿姨和导盲犬查德,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少数群体」。他们被排斥、被忽视的同时,也折射出普通人对少数群体的同理心缺失。 所以今天,兔姐想给大家科普一下:培养一只导盲犬到底有多难? 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对导盲犬多一份了解,也能对视障群体多一份体谅。 ![]() ![]() ![]() ![]() ![]() ![]() ![]() ![]() ![]() ![]() 写在最后: 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导盲犬日。但我们关于导盲犬的了解,实在太少。 更重要的是,导盲犬背后,是不容忽视的1700多万视力残疾人士。 导盲犬对视障人士的意义,不仅是日常出行的「眼睛」,更是提供情绪价值和精神支撑的家人。 目前,因为训练难度、接受程度和相关法规欠缺,全国只有不到200只导盲犬,远不足以支持视障人士出行。 还有很多视力残疾人士,生活不便也很难发声。关心他们,不只是因为爱心。 更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少数群体的一天:残障、孤寡、年迈...... 所以面对「少数群体」时,如果可以,请互相尊重和谅解。如果不行,默默走开就是最大的善良。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于它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 所以,希望大家未来遇到导盲犬时,能遵循下面5个原则: ·不喂食 ·不抚摸 ·不呼唤 ·不拒绝 ·询问盲人是否需要帮助 点个「在看」吧,让更多人看到!希望盲人和ta的导盲犬,能安心地走在阳光下。 ![]() 监制 / 兔姐 编辑 / 麦克斯 插画 /大米 微博 / @少女兔iiilas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