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古至今,“礼尚往来”向来是亲戚朋友交往不可缺少的规矩。 然而,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总想着算计别人,只收礼,不随礼。 所以,和这些人交往,很多时候份子钱往往是不对等的,礼钱随了就是打了水漂。 古语有言:“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人情来往,这几种回不来的礼,就不要随了。 ![]() 第一,借着办酒席的名义敛财的份子钱,不要随。 人情往来,随份子那是常有的事情。 但这一来一往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你给别人随多少,别人也会还回来多少。 然而,有些人在金钱面前是没有道德底线的,他们只认钱,不认人。 有个朋友,一年之内办了六次酒宴。 真是为了敛财不择手段,芝麻大的事都要办酒宴。 二胎满月酒,半岁酒;母亲六十大寿;乔迁搬家;服装店装修;大儿子生日,次次都请亲戚朋友来道喜。 每次最少随礼两百,一年就随礼一千二百块。 他家每次酒宴,都在同一个小饭馆,五六个桌子,有时候去迟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这样的酒宴,令众多人不满,我们几个相处不错的人商议之后,决定以后都不再随礼了。 借助随礼来发财的人,如果他请你参加酒宴,还是不去为好,这种人贪得无厌,不值得交往。 ![]() 第二,好久没联系,且没有交集的人的份子钱,不要随。 与人相处,请客随礼看交情,而礼金是友谊的试金石。 有人说,她小学时相处很好的朋友,后来好久没联系,最近突然找她,原以为只是叙叙旧,结果没说几句就说是她要结婚了。 一个通知过来,令人措手不及又尴尬不已,这么久没见,之后也不会有什么来往,到底去还是不去,礼随多随少,令她很纠结。 其实我想说的是,一个朋友在很长时间都没有联系过你,说明人家已经不把你当回事了。 如果突然打电话叫你去喝喜酒,说白了,就是要你随礼钱。 这样的人情没有必要走,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金钱,以后不联系,就不联系吧。 我们一生会遇见很多人,而真正和一起相处的只有那几个。 朋友从不在多,而在真心。 虽说人际交往,吃亏是福,但是有些亏,吃多了就是冤大头。 礼金本就是人情债,那些有去无回的人情,能不走就不走了吧! ![]() 第三、习惯性不回礼的人的份子钱,不要随。 亲朋好友之间交往,礼尚往来,感情才更好。 但在生活中,有的人不值得你尊重和交往,你对他们好,他觉得理所当然。 有的人,他家里有酒宴你随礼五百块,可你请他,他要么不来,要么就是带着一张嘴来,要么就是随礼二三百,并且还拖家带口,一副要把那二三百吃回来的姿态。 有个大学同学,一毕业就结婚,那个时候同宿舍的都很单纯,觉得她是第一个嫁出去的姑娘,就都给包了一千的红包,天南海北的都去参加了婚礼。 可没有想到的是,后面舍友陆续结婚,她没有去参加婚礼就算了,份子钱都没有回。 别人给她发请柬的时候,她装作看不到,根本不回消息。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之后她还跟舍友借钱。 如果你也不幸遇到了这样的人,那么记住,吃一次亏就行了。 这种人,根本不在乎你,也根本没有把你当朋友看,以后最好不要再有经济往来了。 人际交往中,我们都讲究的是礼尚往来,随出去的礼钱,如果觉得收回来的可能性小,就别做冤大头了。 现实生活中,谁的钱都是劳动所得,应该把钱花在该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那些不必要的份子钱,还是尽量别随了,费“礼”不讨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