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试热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你我共护航!

 公职考试答疑君 2021-04-29

2021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并在六个巡回法庭设立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主任杨万明介绍说,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是一项层级高、职能实、成员相对固定的重要工作机制,主要负责综合统筹未成年人审判指导,参与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管理,协调开展未成年人案件巡回审判等工作。

自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我国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合议庭以来,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成长壮大,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特殊的希望工程”。据介绍,自2016年至2020年,全国法院依法审理拐卖、猥亵儿童、组织儿童乞讨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24035件,惩处罪犯24386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涉及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等民事案件120多万件,充分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

“涉未成年人案件数量虽然不多,但各方关切、影响深远。”杨万明说,“针对近年来社会关切的杀害、性侵、拐卖、虐待未成年人,校园欺凌以及利用网络实施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严惩,对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性质恶劣的重大犯罪,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绝不姑息。”

202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再度引发社会的关注。近些年,少女杀母、校园欺凌等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饱受舆论的争议。对此,请谈谈你对的看法。

1.概括评价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探索已经37年有余,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民族的希望,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室是关怀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之举,未成年人犯罪更值得全社会的深思。

2.结合实际,多角度分析

(1)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我国社会变化速度极快,社会治安逐渐趋于稳定,但是也不乏拦路抢劫、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在众多犯罪活动中,未成年人犯罪比较突出,甚至呈现出犯罪总数逐年递增而犯罪年龄逐年递减的情况。如:轰动全国的张明明杀母案、备受社会关注的校园欺凌、以及性侵等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所以用法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势、引导犯罪少年回归正轨势在必行!

(2)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仅会侵犯他人的财产安全、生命健康,也会阻碍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引发公众对教育成效的质疑,造成家长的养育焦虑,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仅是家庭环境与教育的疏忽误导,也是学校、社会引导教育的缺失,更是极端个人主义、横行霸道的“英雄”思想等错误价值观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直接结果。

3.结合实际,提出对策

所以,想要有效规避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就必须筑牢未成年人犯罪的防线:

(1)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宣传教育。开展送法进家庭、法制课堂、模拟法庭进社区等多种活动,让未成年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接受法制教育,提升法治素养,也让法律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以此让其远离违法犯罪。

(2)切实整治校园环境和社会风气。针对校园周边的非法网吧、娱乐场所等进行整顿,各地公安部门也可以不定期开展“校园安全保卫行动”,预防未成年人参与、发生持械事件,净化校园、社会风气,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氛围。

(3)依托少年法庭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少年法庭对未成年人犯罪始终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同时注重体现“宽容包容但不纵容”的精神,所以可以依托法制来感化触及法律的未成年人,真正让法治与德育有机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