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在500强企业担任中层高管,即便常年出差,我也为这么能干的老公而骄傲。我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是我神圣的职责。从小就独立自主的我,做起事来异常拼命,不达目标不罢休,永远自己说了算。我们有各自的工作生活圈,一年不到10天的见面,难得他回来也总是把所有的好和爱都尽可能给儿子。这让儿子深感生活的自在和快活,逍遥地活在爸爸妈妈坚定稳固的翅膀中,随意蹦跶。学习,已内化为习惯。工作学习书籍,生活育儿课程,样样不落。亲子亲密、心灵成长,这些课程我都需要吗?不过,谁说没问题就不用学习了。所以我很快走进了完形初级班课堂。在课堂中听到很多学员分享他们的生活难题,我还为自己的美满人生而庆幸。然而,这种隐隐的骄傲,随着老公的一次回家,被彻底击碎。 他说要离职,回到自己武汉的老家,那里有份新工作,可以挣更多的钱,能更好养活家。那个当下,我内心涌起的情绪足以把屋顶掀翻,但我自认为我是学习过的人,才压抑着没在他面前爆发。“如果你执意要去,咱们就离婚!”这是我使尽招数后,一气之下亲口说出的话,也亲自了结了我们的未来。我从未想过,为儿子铸起的这双稳固翅膀,有一天,有一半竟要折翼而去。儿子舍不得爸爸,我看到他满眼的伤心和委屈,大喊着说:“你是要工作还是要我?!”老公说:“我有你要养活,还要照顾爷爷奶奶,爸爸需要这份工作。”2017年,我们办理了离婚手续。带着彼此给的伤,留下小学都没毕业的儿子满心的失落,他走了。我都学了什么啊?不是说好的,学习可以防患于未然吗?心到用时方省悟,原来我一直只是在用“头脑”懂得了更多的道理而已,原来我根本没有用心去看过自己,学习只是为了证明“看,我很好!”当我想把那些课上全都明白的知识道理拿来救急一用时,才发现,在残酷的现实和奔涌而来的情绪面前,道理显得不堪一击。满屋子的悲伤、委屈、压抑、愤恨,弥散在每一面墙上,每一件家具上,每一块地板上.....夫妻关系是何时开始变成看似正常实则濒临瓦解的状态呢?随后两年,我持续泡在完形里,开始带着我的心,带着感知,和一份探索的渴望像新生一样重新学习,真正的开始走进自己的内在。课堂上,对于原生家庭的剖析和梳理,以前我觉得很懂,我会这一套去分析别人,但当我真正去对应自己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的努力、独立,并非建立在积极正向的动力上,所有打拼行为的背后都有深深的对抗、怨恨和厌离。父母的爱讲道理,把一切事往极坏处想并不断灌输给我的习惯,让我从8岁起,就学着自己事情自己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与他们的沟通。这样单向的切断连接,让他们愈发对我一无所知,也就变本加厉地抓住机会对我展开说教,直到现在。 即便在我儿子面前,他们也会口若悬河地教育我2个小时。于是我无意识的将自己置之于与父母对立的另一个极端,对待自己、儿子和老公。我不懂什么是真正的陪伴,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和亲人相处,包括我的儿子......我对儿子,放任散养,因为不想把父母教育我的方式,复制给他;我觉得他天生聪明,成绩优异,即便调皮不上学,所以也不去干涉和引导。我一度把这个当成接纳的爱,但却不知道这里根本没有那份爱的情感链接。我终于看到了这一切背后,自己的倔强与无声的对抗,看到了自己坚固的评判标准,也看到内心深处伤口未愈,引发的无意识行为。再来上完形,我带着自己悟出的感受,重新体验,决定先给自己疗伤。2019年我开始频繁加入完形志愿者的队伍里,我知道自己需要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的吸取力量和锻炼能力。陪伴,是我要做的功课。借助一次次服务于他人,把自己上课时错过的很多宝藏重新挖出。陪伴是种高级的艺术修养,它需要付出的远不止时间,还有能力和智慧。学习、体验、回到工作生活中实践。离婚的阴影在我们分开的2年内,一点点在被我化解,我不再怨恨,学着放下,开始和前夫沟通。2019年的国庆,孩子兴奋地提出要去武汉找爸爸玩,我愉快的答应了他。假期后再相见,我感觉到孩子情绪上的低落,尝试沟通无果。2年间,孩子因为我们离婚造成的心里创伤,一定有,但他选择假装无所谓,沉默不沟通。那时的我,脆弱得无力关注他的内心,也没能力解决他的创伤。2020年的疫情来了。我在给前夫寄口罩时,无意看到了爷俩的聊天记录。原来2年间,前夫不仅已经重新娶妻,还有了一个不到1岁的小女儿。看着屏幕,我头皮发麻,手脚冰凉,心脏不听使唤的加速跳动,像要连同升起的情绪撕扯着冲出体外。情绪是魔鬼,这一点也不假,它把藏在内心深渊的潜意识调动上来,包装成愤怒、悲伤、不甘等各种“炸药”,接二连三的投掷出来,轻易地击爆了理智。那晚,我朝儿子怒吼:“你们俩都骗我!你是我儿子吗?知道这些事都不告诉我!”儿子哭了,我无暇感受他眼泪背后的哀伤,一直沉浸在自己无法自拔的情绪里。原来完形了这么久,一段信息,就能轻易激起我的情绪,这情绪从何而来?我再次走进了亲密关系的课堂,回望、梳理、宣泄、释放,全然投入、清理意识深处的伤疤。我碰触到了那尖锐的不可一世的自尊,我看到那份决定离开后的懊悔、不甘......我觉得身心疲惫,我不想在对抗了,就像有些所谓的自尊,一直提着,却愈发沉重,扔掉吧,是时候了。和解---先和自己,做个观照者,不评判情绪,不对抗感受,陪伴并拥抱它们。课程结束后,我给前夫发了信息,如实如是表达感受,当真实的想法和盘托出时,一种巨大的解脱和释放感,轰然而出,原来这才是疗愈的解药;我向他诚恳道歉,坦诚自己制造的伤害,原来向对方致歉,才是和自己真正的和解。我给他点了啤酒,跟他说爸妈不容易,但他也同样不容易。我们一起祝福对方,然后继续好好过我们的日子。第一次在孩子面前袒露心声,以成人方式对话,让我觉得兴奋惬意。一波刚平,又起一波,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以为自己好像修的还不错时,再给你出一个课题来验证你!那天晚上,我歇斯底里地冲他发火,把家里所有能摔的东西,全部摔碎,如果可以,我想把这个家也拆了。生活太难了。刚过一个坎,又来一个坑。我甚至怀疑,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吗?还是一场梦魇?我是不是穿越到了某部狗血电视剧里,在扮演一个所有厄运于一身的角色。孩子的决定撞击着我莫名其妙的内心世界,发出一阵阵强大的余波,很久轰鸣在耳畔。此后的每一天,一米八几的儿子,都会在我面前崩溃大哭,他问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我无言以对。道理在鲜活的生命面前,再次显示出它的飘渺虚幻。我看着他痛苦,感受自己的无助和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恐。我开始想方设法让孩子重回学校,各种威逼利诱各种软硬兼施;前夫也一次次跑来陪儿子。看着父子俩,一个语重心长,喋喋不休,一个面无表情,只字不说。我突然意识到,孩子的变化也许早在2019年的国庆之后就开始了,只是我的后知后觉,实在来的太迟。静定的能力,开始发挥妙用,脑海里有个声音突然冒出来:关系,还记得关系的重要性么,先解决关系再解决问题。我知道方向在哪里了,我允许自己哭、宣泄烦躁、着急发火。这种带着觉知的释放,与曾经深处无明中的发泄,截然不同。我不再对外攻击,向外抓取,我看向自己,先接纳允许自己不够好,允许自己做不到。我开始试着从心里接纳他不上学的事实,虽然这难如登天,但我更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我带他去参加一切他喜欢的活动,邀他参加我带领的线下分享会,领他去游玩天南海北.....他哭,我陪他哭;他玩,我陪他通宵;他想说,我陪他彻夜聊......在儿子身上,我用了半年的光景,来练习接纳和陪伴的能力.......一次儿子坐在副驾驶,我跟他说:“儿子,很多事妈妈确实无能为力,未来你的人生只能你自己做主和选择;你不上学,妈妈焦虑着急,但我知道这没用,不过妈妈要告诉你,就算你以后再也不上学了,我也会养着你,这是我要去负责的事情,但你的人生要你自己负责,我没有办法为你今后所有的生命时间负责。”儿子嚎啕大哭、用力跺脚、大叫大喊,我看着他,将自己自然调整到做志愿者时的陪伴状态:我一边开车,一边拉着他的手,当我们碰触到彼此,儿子崩溃的嘶吼,我知道他压抑,所以任凭他哭喊、发怒.....自此,我们的关系,更好了。心的远近,只在微妙之间。接纳,远不止两个字的书写,我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一次次的试错,一回回的打击,一遍遍的失败,终于在我折腾到无力时,发现了接纳真正的含义。接纳不需要努力做什么,只是纯然的接纳;接纳需要努力做很多,才能真正实践出大道至简的真理。在和参加完形小伙伴的分享中,我说:“孩子曾经跟我说’你们都是外星球的人吗?妈妈也就你能理解我20%’,也许是我养了一只从外星球来的'小怪物’,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很难懂,但我可以做他的'大白’,陪着他的每一次喜怒哀乐。”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精灵,他们内在的智慧,正在飞跃式超出我们这代人的认知和自以为是。2021年开学季。儿子催促我赶紧收拾东西,好送他去学校。莫子老师告诉我:“孩子已经处理完自己的内耗,当然你也不再要求他了,所以他也不再有对抗,在家也歇够玩够了,该上学的时候他就去了。”上学后仍然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他贪玩逃学,我就装着不知道,但始终对他保持关注。事实上孩子心如明镜,知道初三的意义,主动要求我找老师给他补课。回望这一切,我突然发现,当事情来临时,最惊慌失措闭着眼乱抓乱撞乱发泄的人只有我,当我决定睁开眼,才发现周遭一切如此平静,孩子异常淡定。他只是在某个阶段受伤了,需要时间需要爱,把伤口复原。是我的恐惧,是我到处的抓取,深深伤害了他和生命中重要的人。感谢自己持续的熏修学习和坚持深入生活不断的实践体验。人活一世,早晚会面对各种难挨的事,该解决的躲不掉,该遭遇的逃不开。生活是江湖,无论儿女柔情还是刀光剑影,其实都很酷。生活是江湖,把自己活成高手,才能潇洒自在的仗剑走天涯。生活是江湖,你若觉得自己已成高手,那就等着更大的考验来测试。为什么亲密关系变成了相爱相杀? 为什么鸡毛蒜皮的冲突让我们不再亲密?
为什么感情越来越倦怠,越来越冷淡? 这些出现在亲密关系中的问题, 都是没有掌握“冲突的智慧”造成的。 完形创办人陈焰老师【亲密关系】课程,改善了成千上万人的亲密关系。 第一课 测试:在冲突中,你是哪一种风格呢? 第二课 测试:这些爱情观,你占了多少? 第三课 常见的无效冲突模式 第四课 六步转冲突为亲密 学会爱的能力
提升化冲突为亲密的能力
提升自己和伴侣幸福感的技巧
理解另一半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疗愈与亲密关系的裂痕和创伤
六步突破情感危机,
让你和伴侣越吵越亲密 现在购买,只需99元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迪扬心性学苑】
迪扬心性学苑 迪扬心性学传播、实践、分享平台。 30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