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矛盾论》导读

 12345csdms 2021-04-29

原创 罗辑 罗辑 2月15日

一、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矛盾论》?

1、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矛盾论》的人,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如果安安心心做个普通人,没必要研究《矛盾论》。当然,这里说的研究,是读懂读透的意思,事实上,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花点时间了解矛盾论,以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只是要求没那么高罢了。

2、君子有两种人生模式,如《致黎锦熙信》中所言:君子如但顾自己,则可离群索居,古之人有行之者,巢,许是也。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如果选择了第一种人生模式,也不需要研究《矛盾论》,而如果选择“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则非研究《矛盾论》不可。《矛盾论》未必能够帮助我们抵达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即《道德经》中所言的不可道的“道”),但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改造现实世界,则《矛盾论》是我们能见到的最顶级的学问,没有之一。如果有人读了《矛盾论》觉得用处不大,不用怀疑,一定是自己水平不行。

二、毛泽东为什么要写《矛盾论》?

毛泽东写《实践论》,是为了干掉教条主义,写《矛盾论》,是为了进一步干掉教条主义,同时树立起自己党内理论权威的地位,为几年后的“整风运动”做铺垫。教条主义者主要是什么人?留苏派。这群人学习的是所谓的最“纯正”的马列主义,自以为掌握了“真理”,整天瞎指挥,中国革命要想走自己的道路,就必须否定掉这群“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家伙。研究党史的时候,留苏派和本土派的斗争,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多亏本土派中出了毛泽东,否则,留苏派会把本土派全部清洗掉,然后自己也完蛋。

三、毛泽东为什么能写出《矛盾论》?

很多人以为,毛泽东是认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等人的哲学理论之后,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于是写出了《矛盾论》。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毛泽东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且其思想维度比马克思、列宁等人高多了。他读马列著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其思想,而是为了从中找到依据,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俯视”的读书方式,用高维思想把低维思想给兼容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为什么“留苏派”接触马列著作比毛泽东早,读的马列著作比毛泽东多,还是写不出《矛盾论》这样高水平的东西,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带着“仰视”的心态去读,是无法抓住重点的,更不可能灵活运用。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解释:毛泽东水平这么高,为什么要和这帮菜鸟一起做事?毛泽东本来也是打算单干的,后来发现实在走不通。那时的中国,根本不存在独立创业的可能性,哪一个实力派军阀背后不站着至少一个列强,想革命想搞掉这帮军阀,就只能向这帮列强的敌人求助,关键是这个敌人还得有本事,看了一圈,就一个选项,苏联。孙中山本来特别不喜欢苏联,怎奈英美不搭理他,只好接受了苏联的投资,共产党就更不用说了,一开始就是冲着苏联去的。后来,蒋介石背叛苏联,投靠英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国民党本来就有此意向。苏联和英美,谁好谁坏,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没一个好的,但是,要选个不那么坏的,还是苏联,至少名义上带点理想主义色彩,做事情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底线,但各种副作用肯定是躲不掉的,比如和一帮“留苏派”共事,还要和他们围绕着”马列主义“的解释权进行争夺。好在毛主席心态好,就按照你们的游戏规则和你们玩,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四、《矛盾论》到底讲了什么?

但凡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毛泽东所说的“矛盾”,本质上就是道家思想中的“阴阳”,阴阳理论毫无疑问是最顶级的学问,“一阴一阳之谓道”嘛。只是,道家典籍是写给圣人看的,不是给普通人看的,所以,普通人完全看不懂。毛泽东要做的,就是把这套理论“翻译”给普通人听,尤其把“阴阳之间如何转化”以及如何把这一理论应用到现实中,讲得极其透彻。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挑战,必须用马列主义的语言模式进行翻译,只要有需要,他还要随时引用马克思和列宁的原话,这是对教条主义者赤裸裸地打脸:我就把马列原话丢在你面前,就问你到底能不能看得懂?用“高维学问”兼容“低维学问”非常轻松,于是完成了对“教条主义者”的一通吊打。

关于“毛泽东的矛盾论是比马哲更高维的学问”,我们还可以补充一点。我们当年学马哲的时候,讲的是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但是,很显然,后两个不是独立规律,而是矛盾律的特殊形式,无非是“质-量”矛盾和“肯定-否定”矛盾罢了,包括实践论,也是矛盾论的特殊形式,即“认知-实践”矛盾或者叫“知-行”矛盾。当时,这两篇文章,《实践论》先写,《矛盾论》后写,《实践论》的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白地指出了这对矛盾。总之,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规律只有一个,那就是“矛盾律”,任何认为存在三个甚至更多根本规律的都是糊涂虫,是对“矛盾律”认知不透彻的表现。再说,根本规律只有一个,难倒不是常识吗?即使不知道根本规律是什么,也不可能搞出三个根本规律啊。说到这儿,我真的特别佩服毛主席和其他人讲道理时的耐心。当然,我也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有耐心,因为当年他没有耐心的时候,虽然每次都是正确的,但总是被那群错误的家伙剥夺领导权,他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学会如何和这群普通人沟通的。《矛盾论》的出现,标志着,他已经彻底掌握了和普通人沟通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