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镇祠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其范围从昭忠祠、惠山寺向南沿黄公祠直到街口,历史上自唐宋至民国末期,共有记载的祠堂及祠堂建筑总数在120以上。可惜许多祠堂年久失修、折毁殆尽。好在仍有不少祠堂至今保存完好。 明代嘉靖年间(1522一1566年)朝廷皇法正式允许民间可以联宗立庙建祠,到清代大量的普通百姓,包括外藉客商、流宦,在惠山古镇这弹丸之地,争得一席之地营建各个家族的宗庙家祠。 2006年国务院批准惠山祠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過郡马祠 先賢施子祠 錢武肃五祠 華孝子祠 ![]() ![]() 李忠定公祠 ![]() ![]() ![]() 鄒忠公祠 ![]() ![]() 張明公祠 ![]() ![]() ![]() ![]() ![]() ![]() ![]() 惠山祠堂群建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借山借水借景,让建筑与环境巧妙融为一体,也充分体现出向善、崇德、敬祖、忠孝的中国文化取向,富于教化意义。 ![]() ![]() ![]() ![]() ![]() ![]() ![]() ![]() ![]() ![]() ![]() ![]() ![]() ![]() ![]() "清帝历游惠山"年代表。 ![]() 惠山古镇这些风格各异的祠堂建筑,包涵着极其丰富的建筑历史文化,和宗祠文化内涵,是研究和发掘吴文化的宝库,也是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最好的实体依据。 ![]() 古镇名园一寄畅园 ![]() 寄一份忧思、畅一份情怀、圆一段旧情⋯ ![]() 寄畅园初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也是无锡唯一的明代古典园林。 ![]() 园景佈局以山池为中心,浑合自然,亭廊桥榭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在江南园林中别具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泉:天下第二泉,又名惠山泉,相传唐朝大历末年(公元779年)由无锡令敬澄派人开凿。泉水来自天上,经降雨至山上后,在乌桐砂岩石隙中流动过滤而成,得日月精气,含丰富矿物质,水色清纯,甘冽可口! ![]() ![]() 惠山寺 ![]() ![]() ![]() ![]() ![]() ![]() ![]() 惠山寺金莲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 ![]() 惠山寺石经幢,建于唐乾符三年(876年),是江南地区现存较为完整的佛教石刻艺术遗物。幢身高大,形体华丽,雕刻精美,显示出晚唐时期的雕刻艺术风格,为研究我国古代佛教艺术和无锡地方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 ![]() ![]() ![]() ![]() 发布于 前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