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园子】大田里的种菜牛人:牛大田

 非名流WO 2021-04-29


大田里的种菜牛人:牛大田

牛大田者,衢州人也!对,就是位于闽浙赣三省通衢要道上的衢州!南来北往的历史文化的融合,造就了衢州人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既能吃酸又会喝辣,不仅能蒸发糕而且会打麻糍。近些年来,“衢州三头”名震九州,更给衢州人长脸不少。会吃的人,往往也会做;会做的人,大都也会种。牛大田,就是这么个会吃会做也会种的人——他是民乐村那一大片田野里的种菜达人,是个名头响当当的牛人!牛大田,租地两块,合计面积才60平方(一分地还不到),却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种出了空心菜、苋菜、韭菜、毛毛菜、辣椒、茄子、豇豆、毛豆、番茄、番薯、芋艿、玉米、丝瓜、黄瓜、冬瓜、南瓜、西瓜、甜瓜等39种蔬菜瓜果!

牛大田的牛人天性,也许是伴随着他的姓氏与生俱来的。我且举一例,各位看官可以自行判断,牛大田究竟牛不牛。

2016年,牛大田看中了天都城一套房产,当即决定贷款买下它——这可是他在杭州买的第二套商品房哦!按月还贷一年不到,牛大田总觉得天天背着还贷的压力睡不好觉,索性把更早以前在丁桥买的第一套房子给卖了!他用卖这套房子得来的房款直接把贷款还上了,还有不小的一笔余款。安耽日子没过太久,袋里有钱的牛大田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了;2018年11月他看中了临平北中铁九逸的一套房子,那笔余款之外,他又贷了点款买下了临平北这套房子!做了半年的房奴,他受不了贷款的压力毛病又犯了,以高出原价8000元(每平米)的价格出让了这套房子,把贷款和装修款全还上了,依然有宽余!没过几个月,牛大田听说钱塘新区有房子可买,再小小贷了一笔款,在潮闻天下以每平米1.1万元的价格入手一套新房,而该房产均价如今已涨到了1.8万+每平米!前前后后入手四套房,卖出两套房,总的一划拉,等于现住的天都城这套房子是不花钱的!

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为了一套房,过足了苦哈哈的日子。他牛大田却在四套房产之间打太极,腾挪跌宕,好不逍遥!根据牛大田自己所述:他媳妇是全职太太,他儿子还是个小学生,一家三口全仗着他一人的薪水生活!但他四进两出的炒房经历实在叫人惊诧莫名——难道这就是艺高牛胆大?实在难以理解,我只能说:牛人就有这样的牛本事!


如此牛人,屈尊大驾,躬耕于陇亩,盘桓于瓜菜,简直是大材小用了。偏偏牛大田不为所动乐在其中,甘愿与我们这些不适水土不稼穑的农盲为伍,分享他耕地种菜的心得,传授给我们调教水土的套路,甚至慷慨地邀请尚无收成的菜友直接上他家地里的采摘新鲜的蔬菜——似乎不把我们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阵营中拉出来他绝不收兵!

但是牛大田这个牛人的牛本事又岂是我们这帮凡夫俗子所能学到的?

譬如说,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较于大多数在民乐村种菜的菜友,他牛大田花的气力顶多只占大家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牛大田的职业(涉及个人隐私,恕不明言)决定的:一年365天,他有200天出差在外,剩下的165天,有一半耗在了他离开杭州和返回杭州的路途上,一年的双休日充其量104天,把他在家的日子全算在里头,也才五分之四——其中的多半时间他又用于补觉去了!所以,牛大田真正“躬耕于陇亩”的时间扳着手指头都数的过来。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正当我等在为地里刨不出蔬菜瓜果而癫狂时,他总是那么不识时务且不遗余力地喊:XX,XX,还有XXX,我家地里的苋菜和空心菜吃不动了,你们来地里都摘了去吧!你看气人不气人?

菜友们群里交流种菜经时,牛大田百分之九十的时候都在线;一旦邀约他傍晚同时去地里锄草,他可能回复说:“不好意思,我在庆元出差。”好不容易得知他双休日在杭州了,再约他去菜地,他可能会说:“早晨是我睡懒觉的黄金时段,要么咱中午一同去地里吧!”也许自知此言不当,他又改口说:“午后太热,我们还是晚饭后去吧!”其他菜友哪有他的好命哦,别说双休日大半时间用于睡觉了,就是平时上班之前、下班之后的时间,也多半用来打理菜地了!——老天不开眼呐,天天下地的人,地里的秧苗却萎靡不振;难得有大块时间下地的人,他家地里的菜吃不完,他还口不遮拦地说他家老婆孩子都吃腻了地里摘回去的菜!


去过牛大田地里的人对他的菜地有印象:芋艿叶子下面的土地是看不到的,因为被密密麻麻的空心菜和苋菜遮住了;丝瓜、黄瓜和豇豆的藤蔓彼此纠结,互不相让;玉米秸秆的生长空间,被瓜豆的藤蔓架子挡住了;挂了果的茄子辣椒长得不高,都拖到地上了;地里的垄与沟界线不明,分不清干湿区各在哪边。有人就问:“牛博士,你的地怎么不好好打理一下?太杂乱,太随意,太不像菜地了喂!”牛大田也不回避,照实了回答:“我这是懒人种懒地,偏偏人懒地不懒,可着劲地往外冒菜。”

跟牛大田同时段租地种菜的老菜友记忆犹新:大家拿到地之后,翻地、碎土、晒土,施肥,深耕细作,生怕怠慢了土地;他牛大田到讲求效率,拿到地之后,快速铲翻,就在那满眼的大土坷垃里,敲碎几个,挖出小坑,往坑里添加几颗化肥,就栽上辣椒苗了!然后各种种子也不分块,也不排序,一股脑儿地往地里撒下去!四五月天好,稍稍浇点水,各种瓜秧菜苗都从土里冒出来了!别人开始栽瓜种豆时,牛大田的地里早已是一片绿意盎然了。

懒人总有福气。牛大田得了天时。今年加长版的梅雨季从五月底开始,到如今七月中旬,未见停止的迹象。好多菜友的瓜菜刚刚生根,刚刚拔节,刚刚搭架子,就捂在水里了,烂根,烂叶,落果,几乎是没有收成。反观牛大田,早期懒于侍弄土地,播种后也不愿意移栽——也就一周两周的时间差,竟然为他地里的庄稼赢得了生根、拔节、开花、结果的黄金周!

四月,别人还在翻土碎土整畦时,牛大田的辣椒已经栽在大块的土坷垃里头了。


若是因此而总结出牛大田种菜经验在于一个“懒”字,就大错特错了!

说到用水,牛大田有“水经”。6月25日,柠夏等几个菜友租地成功,牛大田不失时机地上传了一段他收藏的视频,里头有资深老菜友木子等人整体规划做排水沟的场景。牛大田向新菜友们介绍:排水沟做好,雨季不怕水淹,旱季便于灌溉,这都是老农民“旱涝保收”的传家宝!这厢牛大田大谈“水经”的时候,那边有人忍不住发问了:牛博呃,指导别人一套一套的,你的水沟咋都是烂污泥呢?牛大田并不发怵:“我这是从失败的教训里得出的经验好啵!”

说到肥料,牛大田有“肥经”。他似乎对化肥里的磷肥情有独钟,特别是过磷酸钙。在别人讨论使用复合肥还是尿素的时候,牛大田不止一次地向人显摆自己使用过磷酸钙的心得:因为使用过磷酸钙的缘故,他家的葫芦都吃过三巡了。当然,他认为最牛的肥料当属他家的厨余垃圾,他将家里的厨余垃圾集中收集,埋在一个密封的闷罐空间里发酵;他深信,到了一定的时机,发酵过的厨余垃圾必将打败所有的化肥、粪肥和饼肥。

说其种子,牛大田有“种经”。他引以为傲的葫芦,个大味美还挺能结果,除了他自诩的过磷酸钙发挥的肥力,还要归功于某位女神级的菜友推荐的种苗!他认定那家卖良心种苗的老板,是他明年买种子和种苗的首选对象!他说他还会将今年如此能结的葫芦留出好种子,分享给身边的菜友们。以此类推,他建议菜友们将那些吃不动又很快会老去的丝瓜、黄瓜挑些壮实的,留作来年的种子。但是有菜友征询他的意见,问冬季好吃的红菜心,去年留了种子的,今年秋季的时候好不好拿出来种?他极力推荐这种蔬菜还是到种子公司(商店)去买种子,他觉得自己留种的红菜心会变色(不够红),味道也会变苦的。


说到密度,牛大田有“密经”。他的菜地里众多的蔬菜瓜果,均以撒播为主,少有移栽(除了那吃过三巡的葫芦)。因为播种早,赶上了四五月的晴好天气,庄稼成长的速度盖过了杂草。但是一家三口肚量有限,即使新陈代谢加快也跟不上瓜菜的生长。懒人牛大田自有妙招:菜地里的友友们,自带剪刀来我地里摘苋菜、空心菜;看见中意的辣椒苗、瓜秧,想带走的尽管挖了去!瞧瞧,既做了大善人,又雇请了义务劳动者,更保证了菜地里植物们的通风生长空间。当然,在庄稼的密度控制上,他的套种法也发挥了作用:长得高的玉米、芋艿和爬藤的瓜豆们一起,架起了一个遮阳挡雨的空间,与低处蔬菜们一道营造出了一个良性共生的小生态。

说到管理,牛大田有“管经”。牛大田打理菜地最得心应手的经验就是放手不管,任其野蛮生长。结果证明,他的那些不受拘束的瓜瓜菜菜们确实争气,确实给他长面子:一个没有多少时间下地种菜的人,却有那么多吃不动的菜共享给菜友们!他的放手不管还体现在不圈地的举动上。牛大田的菜地就在马路边,就在那个网红打卡的“民乐共享田园”的招牌后,长得好的瓜果遇到顺手牵羊者,随时就成了别人的盘中餐!不知道是牛大田的随性使然,还是真的想于人于己都行个方便,反正他家的菜地不装围栏,不设藩篱——嘿,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让诸多菜友叫苦不迭的小蟊贼居然看不上牛大田地里的瓜和菜!

......

最近,牛大田又开始在菜友圈子里大谈他的做菜吃菜的心得与经验。由于更新的太快,我都来不及爬楼总结了。有个秘密,我可以告诉你:牛大田不一定是地里劳作最勤快的,但是一定是菜友圈子里最健谈的!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牛大田的资讯,或者想要第一现场聆听牛大田传经送宝,那就加入“民乐共享田园”的菜友圈子里来吧!牛大田在那嘎达等着你!




“菜园子”是我在公众号新开的一个栏目,估计今后会不定期更新,记录我和我的菜友们在杭州郊区翻土种地的零星生活。请多留意,请多关注!

老人家曾对我们的长辈中上山下乡的广大知识青年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你们会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信!

相关链接——

【菜园子】他在菜地里种出了鹌鹑蛋

【菜园子】杭州的东郊有一群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