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海流中的岛屿 2021-04-29

作者:川妈

比如,很多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一写就错,一改就会

我本意是想请教她,这里面是不是因为特别复杂、深奥的大脑机制的影响。谁知道,她特别简单地回答我:“就是熟练度不够,需要刷题!”

开始,我有点不太相信,答案如此简单。后来,我跟她分享,我带孩子刷题的经验,以及大宝这学期数学的明显进步。

她很赞同我的做法,还分享了她关于刷题的看法和建议。

眼看就要期中考试了,特别把我俩交流的内容,外加我查阅的一些文献资料,写一篇出来,希望能帮助孩子巩固所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霸“好成绩”的秘密:刷题

估计看到“刷题”这两个字的时候,很多爸妈都会眉头一皱、顿生“不屑”之情。

就像之前,张桂梅校长,因为“疯狂刷题”的教育理念,被骂上热搜。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但如果我们理性客观地看“刷题”这事,就会发现它也并非“魑魅魍魉”。

比如,放下成见真的研究一下: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教育机构Elevate Education给了我们答案。

他们曾花费整整13年的时间,来研究为什么学霸能够考得那么好。

在研究了成千上万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后,他们发现:

学霸的好成绩,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做模拟练习(practice test)的次数比其他人多得多!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这里的模拟考试(模拟练习),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平常挂在嘴边的“刷题”

不仅如此,该研究机构还发现,学生的成绩表现,与他们的刷题量,呈正相关。

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孩子的刷题量,来预测他的真实成绩;或是根据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刷题量的多少,来预测最终的成绩排名。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估计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

说实话,我也同样好奇,所以去查了很多与“practice test”(模拟考试/刷题)相关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是:

刷题,让孩子意识到知识的“鸿沟”

相比看书本知识和笔记,刷题可以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

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巩固自己“不会的”,远比一直重复学习自己会的,对孩子的学习和进步,更有好处。

更重要的是,刷题的过程中,孩子会对自己“犯错”的题目印象深刻,也会激发他们主动“查漏补缺”。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研究发现(Amlund,Kardash和Kulhavy),当学生在第一次刷题中,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项后,会在第二次刷题时主动、自觉地纠正错误。

这么看来,刷题完全是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神器”,不用老母亲、老父亲在一边催催催、赶赶赶,就能达到“自鸡”。

刷题,让知识记得更准确、更牢固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Henry Roediger和Jeffrey Karpicke,曾于2006年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发表过一篇关于“刷题”的文章。

他们在文章中提到:“模拟测试”(刷题)对记忆留存有非常大的影响。

为此,他们专门做了实验,邀请数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分别测试“刷题”和“阅读学习材料”对知识记忆的效果。

结果发现:

阅读学习材料(studying),在瞬时记忆(短期记忆)上更有效果。但从长期记忆看,刷题(testing)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从上面的柱状图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分别采用了“阅读学习材料”和“测试/刷题”的方法来进行巩固复习:

复习结束后的5分钟,“阅读学习材料”的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好。

但在复习结束2天后、1周后,“刷题”组的记忆效果要比“阅读学习材料”组高出一倍。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项研究是一家之言,因为还有十几项科学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这些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刷题不仅能够延长知识记忆的时间,还能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一组研究数据表明,相比“阅读学习材料”(正确率45%),“刷题/测试”对知识的记忆更准确(正确率67%)。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注:Testing(刷题/测试)、Studying(阅读学习材料)

《纽约时报》刊登的关于“学习方法”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为了深入对比4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人员邀请了一些大学生参与研究,让他们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阅读一篇科技文章。

一周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采用“刷题”(retrieval practice)方法的孩子,答题正确率是最高的。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从研究结果看,刷题真的可以让孩子的学习更准确、更高效!

刷题,改变大脑结构

估计大家一定会好奇,为什么刷题会有这么强的学习效果?这就要从它背后的学习原理说起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Robert Bjork)认为:

当我们从电脑内存中检索东西时,我们是不会改变任何东西的,因为这个过程,只是简单的回放。

虽然刷题/模拟考试,是大脑主动的回忆、检索过程。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但与电脑检索不同,当我们通过检索东西来唤起我们的记忆时,我们其实改变了大脑对这些信息的访问。

因为,在刷题过程中,我们对知识不仅是回顾或者简单的回收,更是一个包含了理解、推理、延伸的脑力过程。

所以,刷题中建立的知识唤起和检索,不仅对原来的旧知识是巩固,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也是一种准备。

从这个角度看,刷题不仅能协助孩子“温故”,更能帮助他们“知新”。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当然,刷题也要有技巧

即使我列举再多的研究证据,估计还是会有童靴不同意:孩子每天做那么多练习、卷子,快累死了,没见成绩提高,人倒是做题做傻了。

这可能是很多人的误解,就是觉得刷题,刷的就是量。

但事实上,首先得刷对题,才能获得以上三大”刷题“的效果。

其次,刷题不能过量,适度即可,过犹不及。

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边际效用递减,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某一种要素连续等量地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刷题也是这样,如果知识或能力有欠缺,刚开始刷题时,可以起到一定的查缺补漏作用。但当你已经到达一定水平时,刷题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弱了。

所以,一定要刷的必要,刷的适量。

我汇总了我的经验和陶沙教授建议,简单写了一个“刷题指南” ,供大家参考。

刷题,不是乱枪打鸟,而是有的放矢

上学期,大宝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我俩一起制定了寒假复习计划,希望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巩固所学、查漏补缺(现在看来,是有效果的)。

其中,大部分的复习内容,就是“刷题”。

当然,不是漫无目的,一张张卷子重复地做。这样,孩子很辛苦,也达不到目的。

刷题的根本目的,查漏补缺、提高熟练度。所以,我们首先要判断的是孩子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

①刷题之前,先复习知识点,让孩子自己讲

于是,在每章动手刷题之前,我都会先带着大宝,复习章节知识点。

但,不是我讲,而是我提问,他讲给我听(是的,这就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通过他的讲演,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弄清他知识掌握的薄弱点。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②1~2张基础试卷,充分暴露问题

章节复习完知识点后,我会找1~2张基础测试卷给他做。注意!不是拔高拔尖,而是课内基础知识题!

我们会模拟考试的状态、时间要求,我还会给他评分。

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发现他的薄弱之处。用实战做题和之前的知识点回顾,进行double-check,确认他学习中的漏洞。

孩子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通过1~2套卷子的练习,也能进一步提高“时间感”“题感”。但注意一定不能过多,变成”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了。

③错题集,非常有用

我们还会用上之前整理的错题集,扩大查漏补缺的范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利用以上三个步骤,我们就能帮助孩子锁定”刷题“的重点目标,有的放矢地刷,而不是漫无目的、事倍功半的乱枪打鸟了。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孩子刷题,费的其实是妈

找到了攻克的目标,下面要做的就是”刷“了。当然,刷之前必做的功课,是给孩子讲解知识点,先理解再做题。

①先刷错题本

错题本上的错题,肯定是需要刷的。

其实,很多学生都会做错题本。

但与学霸相比,普通学生错题本的学习效果跟学霸比,相差甚远。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是因为,学霸会反复看错题本、一道错题做2-3次。

②从教辅材料里找挖题

但是,孩子老做一样的题目,一是他不愿意;二是也限制了他灵活运用,换个情境他可能又不会了。

所以,要寻找”瞄准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题目,从不同方向打击。

我,大多是“手动人工搜题”。买了一大堆不同教育机构出版的教辅材料,对应知识点找题目。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真的比较费时、费力、费妈,但确实精准。

顺便讲一句题外话,真的不要以为给孩子买了教辅材料,他就必须每一页、每道题都得全部做完。孩子不累、还提高效率的做法,是把它们看成一个题库,我们从中筛选孩子需要做的题目。

比如,上个学期的”角的概念“这章,大宝学的不够好,特别是数直角的数量这个知识点。

于是,我从教辅书上搜集了一些相关的题目。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③错题APP,可能可以帮点忙

不想费妈,还可以借助错题APP。

试用过一些,但觉得每一款都有优缺点。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比如,这款错题APP。

它可以一键拍照,把错题生成PDF。我非常喜欢它的一点是,它不像很多APP,需要手动清除之前的做题笔迹,而是自动清除。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除了整页生成PDF外,还支持错题框选,很方便。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而且,类似的错题APP,都会有“举一反三”的相似题型推荐,这算一个优点。

不过,这种功能一般都是要收费的。而且,可能限于技术和资源,推荐的题目并不是特别精准。

在边际递减前及时收手,刷刷难题吧

当大宝补上了基础漏洞之后,我还会带着他刷刷难题。

  • 一来,刷题的效应已到边界,再刷已经掌握的题目,效应递减不说,还会让孩子疲惫、心生不满;

  • 二来,可以适度拔高,让孩子不会觉得无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 三来,可以培养他的成长型思维,遇到难题、勇于挑战,一点点提高自我效能感(《思维模式决定命运,斯坦福教授的这个发现,解释了很多孩子成长的困境》)

但,孩子在刷难题时,要多留心从什么难度开始,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都在下降。

这个难度,就是适合孩子刷题的难度。也就是我之前跟大家提过很多次的“i 1”就近原则

这个难度,孩子跳跳脚就可以够到。既能为孩子带来充足的成就感,又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水平。

带娃“刷题”一年后,才敢建议你家孩子也试试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

不要对“刷题”有偏见,有目的、有方法、保质保量地“刷题”,对孩子的学习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

不仅可以高效巩固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

不管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自己方法得当、努力练习,就一定可以攻克!

参考资料:

1.https://www./topics/psychology/testing-effect

2.http://learninglab.psych./downloads/2006_Roediger_Karpicke_PsychSci.pdf

3.https://knowledgeplus./blog/what-is-the-testing-effect-and-how-does-it-affect-learning-knowledge-and-retentio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