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在《幽梦影》中写到:“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随着阅历不同,读书所得亦有不同。 网上有句话说: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理解也随之不同。 可能这样的变化,另一个词就叫“成长”吧。 这是第二次参加笑薇老师的读书营,这一期的目标再有这篇打卡作业就完成了。 这次的收获也是很多,分享一二。 01 多读更要多思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 学习却不思考,会因为知识未深刻理解,而不能切实有效合理利用知识,从而陷入迷茫。 如果只是胡思乱想,又像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这一期读书营,三本与“时间”相关的书,也都在强调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读书营每日的读书笔记,也是让学习和思考联系起来。 倒逼输出,从而让理解更深入,记忆深刻。 02 重获掌控感 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阅读让我明白,在功名利禄之外,自己的才华学识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 阅读让我明白,往日不可追,与其迷茫于过去,不如活好当下,开辟更好的未来。 阅读让我明白,突破思维的限制,我才能大步往前。 心理学发现,一个人的掌控感越强,他的内心就越自信。 这种自信会让他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挫折和打击,拥有更强大的气场。 如同《老人与海》里的老人,不为困难吓倒,拥有强大的内心。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的安排,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03 独乐不如众乐 谚语说: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 参加读书营与百位优秀的伙伴一起同行,就如同与百位智者对话。 从他人的作业里,可以看到自己看不到的感悟点,学习到优秀作业的写法。 伙伴们的点评点赞,是激励我的动力。 同学们相似经历的,让我明白自己并不孤单。 笑薇老师分享她多年来坚持的是读书,并给了她生活的另一条路。 康睿妈分享她工作中用书里知识解决工作问题,并爱上读书爱上写作。 芒果班班的“毒鸡汤”更是当头棒喝,常常让自己在小尾巴快要翘上来时,再沉下心思考。 还有很多很多…… 近百年前,西南联大千位师生在战争中艰苦学习,为国为民。 百年后,百位同学在紧张生活之余读书写字,提升自我。 不同的时代,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求。 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书如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如今,阅读对我来说,也是我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这个芳菲四月,感恩遇见,感恩与你同行。 |
|